《战国策》中的修辞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策》文章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其说辞的主要特色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这些精彩说辞与作者独具匠心的修辞手法是密不可分的。  本论文结合前人研究的有关修辞的基本理论成果,以《战国策》中的各种修辞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战国策》中的修辞方法、修辞特点,以及所涉及到的语言问题进行系统详尽的考察与探求,试图对《战国策》中的修辞问题进行全面的解读和研究。  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内容、语料的来源以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战国策》中体现其文风的有特点的典型的积极修辞手法,对其性质、类别、功能进行分析和阐述。  第三章论述了《战国策》中的消极修辞手法,试图揭示《战国策》中如何运用选择词语、句式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规律及语音的修辞功能。  第四章从辞格运用的多样性,灵活性,修辞的实践性等方面来考察《战国策》的修辞特色。  第五章为结语部分。  有些修辞手法在《战国策》中首次出现,在以前的文章中没有,所取得的修辞效果构成了全篇的文风,也形成了《战国策》的独特风格。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现代汉语同形异构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同形异构复合词这种词汇现象进行深入描写。抓住“异构”这一特征,从同形异构复合词的界定、特征描写、分类、量化分析、产
本文从观念层面上探讨唐代小说创作,论述唐代文学观念——主要是小说观念、散文观念和诗歌观念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小说观念分为儒家小说观念、史家小说观念和文家审美小说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己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论文先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影响整合顺利发展和实现整合目标的几大误区,并从思想观念、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评估几方面,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课程整合更高层次目标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1
“2014年百泰销售15吨,今年销售达到近40吨,明年预计突破70吨。”这是于9月22日在江西南丰举办的巴斯夫施乐健日百泰现场会活动中,江西南丰丰园农资公司董事长陈德寿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