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期,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我国教育要走向世界并取得竞争的优势,当务之急是建设适应国际竞争的校长队伍,因为教育竞争的参与主体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校长群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竞争力,而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拥有100万中小学校长的教育大国,其校长的管理机制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制高点,审视我们在中小学校长方面的缺失,构建科学高效的中小学校长管理运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校长队伍,是深化基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言。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校长职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这部分分析了校长职业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阐述了职业化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第三部分:校长职业化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论文从经济全球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需用以及校长职业化的意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构建的必要性;从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提供了政策依据及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试行提供了理论实践,论述了构建校长职业化机制的可行性。 第四部分:我国现行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的缺失透视。这部分就我国现行中小学校长管理中事权管理机制不顺、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培训教育机制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的缺失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的构建策略。这部分主要阐述构建校长职业化机制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及国外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的经验借鉴,提出了中小学校长职业化机制构建的主要策略。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体系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整体,它具有内部结构、生长机理和生长规律;个体的认知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个体的知识习得能力依赖于其自身的智慧发展程度。学生以一定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使每个学生成功,使每所学校成功”。 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出发,结合课程结构与教育公平关系的基本理念,回顾
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社会,创造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样的社会特征也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必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宏观要求、农村中小学课程实验成果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2001年6月,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包装彩盒的制作和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商品购买者要求包装彩盒颜色鲜艳,设计美观大方,线条清晰流畅,质地坚韧.商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