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甘肃省陇西县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通过以100%苹果汁为媒介的综合膳食干预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为甘肃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甘肃省陇西县通安学区6所小学全部9-12岁共429名儿童,从膳食能量摄入量、蛋白摄入量等营养摄入指标及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目、血清维生素A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等营养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来评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按照学校的不同将全部研究对象纳入干预研究,将全部干预对象按照学校的不同分为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名左右。其中干预一组每天提供100%苹果汁250ml,干预二组每周提供三次100%苹果汁250ml,对照组不提供;三组人群均保持正常饮食。干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干预所用的苹果汁由甘肃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食物频率法结合三天膳食回顾法在干预开始前调查全部研究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并采血检测全部干预对象的血红蛋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值,在干预结束后再次调查其膳食状况并采血检测全部干预对象的血红蛋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Vitamin A值。血常规的测定采用Mindray BC-538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碱性磷酸酶的测定采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血清V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项目在设计阶段、调查和实验阶段、分析阶段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总体研究对象干预前调查对象平均每人每日能量摄入为1739.0kcal,蛋白质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为51.5g,Vitamin C摄入量为189.8mg,铁摄入量为23.0mg,视黄醇当量432.5 ug RE,均在推荐摄入量范围之内。调查对象平均每人每日粮谷类摄入为280.4g,奶/蛋/动物及豆类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为293.7g,蔬菜平均摄入量也均达标,但水果类摄入较少,平均每人每日只有78.3g。2)全部干预对象共429人中有1人患有轻度贫血,贫血率0.23%。3)全部干预对象共429人中有153人维生素D缺乏,VD缺乏率35.66%。4)全部干预对象其血生化指标的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总体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平均每人每日能量、蛋白、铁、VC、VA摄入量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6)全部干预对象共429人中在干预前有1人患有轻度贫血,贫血率0.23%;干预后为同一人患有贫血,贫血率0.23%;干预前后总体贫血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各组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7)全部干预对象在干预前后其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单核细胞数目、嗜酸性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其嗜碱性细胞数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全部干预对象共391人中在干预后有0人维生素A缺乏;有2人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亚临床状态VA缺乏率0.51%;有28人可疑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亚缺乏,可疑亚临床状态VA缺乏率7.16%。干预后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对照组亚临床状态VA缺乏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疑亚临床状态VA缺乏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全部干预对象共429人中在干预前有153人维生素D缺乏,VD缺乏率35.56%;干预后有59人维生素D缺乏,VD缺乏率11.66%。干预前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对照组VD缺乏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和对照组VD缺乏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调查显示甘肃省陇西县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膳食结构基本合理,贫血患病率较低,VD缺乏率较高,血常规中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2)调查显示甘肃省陇西县贫困地区学龄儿童VA亚临床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经过三个月的100%苹果汁干预后,VD缺乏和VA缺乏有所改善,说明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以100%苹果汁为手段的综合营养干预对于改善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具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