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调整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中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吸引着众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连续多年提出要将转方式、调结构这一经济政策在规划中置于重要位置,并且2015年11月以来我国多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也说明我国对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通过不断调整结构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但同时在江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收入的差距也表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与成果不能公平地进行分配。根据现有文献可知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以江西省为对象研究其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何种影响,以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基于特定角度对江西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提供相应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概括了产业结构及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并从要素边际报酬、产业集聚效应、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进行了阐述。其次,根据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收集1979年-2014年的相关历史数据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共36年的历史数据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可知,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长期均衡关系;(2)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第一、三产业比重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因果关系,而第二产业比重变动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3)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第一产业比重变动可以帮助减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同时在短时间内第二、三产业比重变动可能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时间内其最终会起到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也就是说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根据方差分解可知第一产业比重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先上升后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变动对其的贡献率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第一、二产业比重的变动对其的贡献率较第三产业要高。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