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约束体系的重要构成,其存在及其变化对正式制度的演变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政府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在政府改革进程中同样不容忽视。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阐述了我国政府制度变迁的价值取向以及政府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内涵,为我国政府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确定了目标导向;而转轨中的中国政府非正式制度的基本结构中,无论在思想观念层次上,还是在行为习惯层次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政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滞后,导致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制度非均衡,延缓了政府改革的推进。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从制度变迁理论入手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政府正式制度变迁制约的表现形式,尝试分析了政府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变迁实现路径模型(L-E-C-C-S)和对策建议。本文在政府制度变迁理论中引入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推进政府改革理论充实的一次尝试;从政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研究政府改革,是政府改革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政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实现路径的提出,从市场化经济改革视角转向政府改革视角研究非正式制度变迁,丰富了新制度经济学中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