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水是描述某地、某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关键指标,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其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区域历年降水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布特征。为气候变化的预测,气象灾害的预防,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皖北地区及周边21个气象站1956-2012年降水数据,结合GIS空间插值技术、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验证等方法对研究区的降水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揭示了该区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趋势、震荡周期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57年来,皖北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2mm,总体上呈现出略微的增加趋势,降水倾向率为6.4mm/10a,降水量年际差异巨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四季降水分配不均,春、夏、秋季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降水量显著增加且存在长时间的突变性趋势。(2)普通克里金法在年均降水量和逐年降水量的插值中精度最高,预测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皖北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近57年来南部降水量处于增加状态,北部降水量则逐年减少。(3)极端降水事件年均发生4-5次,频率变化较小但强度略有增加,北部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与强度高于南部地区,气候更不稳定。57年里偏干年份20年,偏湿年份13年,处于明显的偏干阶段,21世纪以后,气候逐渐变得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