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春季两次典型沙尘暴过程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中旬和2011年4月底,我国爆发了两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它们分别是2010和2011年最强的一次沙尘暴过程,其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强、持续时间之长是近几年来我国最强的沙尘暴过程之一。本文分析了沙尘天气过程的成因、特点和内在规律,并利用MODIS和风云3号卫星遥感数据提取了沙尘暴个例影响范围的信息,旨在理解影响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并改进一种遥感监测沙尘的方法,以期对前人的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首先,利用NCEP/NCAR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从沙尘暴爆发前后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场的特征以及起沙和传输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这次沙尘暴过程进行初步分析。分析认为引发这两次沙尘暴过程的原因有:蒙古气旋强烈发展是引发这两次沙尘暴过程的主要原因;由于热力和动力(涡度)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使地面气旋一面向前移动,一面加深发展,高空槽因冷平流加深,并因涡度平流而向前移动。而大气下沉运动区位于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区的后部,上升运动区则位于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区的前部,这种上升与下沉运动的相互作用,为地面沙尘卷入大气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沙尘暴期间东移发展的蒙古气旋附近始终存在大气不稳定区域,这些区域有利于沙尘的扬起。沙尘暴爆发发生前后24h变温变压剧烈。在沙尘暴爆发前,地面受正变温、负变压控制,沙尘暴过境,则温度迅速降低,气压明显升高。另外,全国主要城市PM,。的演变反映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强度和影响范围。其次,通过对这两次沙尘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沙尘暴无论是影响系统的强度、移动路径,还是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影响天气系统的差异。沙尘暴爆发的区域与高空槽和地面气旋的发展相对应,沙尘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又与高空槽的加深和地面气旋的发展相联系。高空和地面上下层的互相配置便于斜压不稳定能转换为扰动动能,而高空槽的加深发展带动冷空气强度加强,有利于沙尘暴爆发。与沙源区相配合的起沙风速、上升气流区以及700hPa和850hPa两层平均风大值区等因素,是保证沙尘卷入空气和远距离输送的重要因素。最后,以我国北方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两次典型沙尘暴过程MODIS光谱特征分析,确定对沙尘敏感的波段(第1,2,7波段),对几个敏感波段进行组合,构建监测沙尘暴的沙尘指数,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沙尘灾害,对沙尘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影响区进行识别、定位,并对沙尘运移路径和强度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与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实际影响区域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医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
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伦理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于企业组织这一中观层次上,而企业组织在其现实运作中潜存着难以摆脱的伦理一道德的二律背反:不但可能因组织成员的个体个人主义而使
针对因膨胀土胀缩性而引发的航道护岸变形问题,研究处理措施。将“多级放坡+浅层改性换填+表层隔排水+深层桩基”组合型护岸结构应用于某航道工程,达到无变形、无裂缝的工程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胴体性状、体脂沉积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
<正> 高中《生物》课本的“遗传和变异”一章中以白化病、先天性白痴病、红绿色盲和血友病作为符合分离律和伴性遗传的例子。本文想从医学遗传学的角度对这四种病作些粗浅的
摘要:《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开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可以培养出来专业的设计人才,但是在《机械制图》课程进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力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切实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加快推动教育方法的改革,建立积极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机械制图;信息技术;改革办法  前言  学生可以通过《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习画机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