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丝方法以其特有的高孔隙率,大长径比,纤维均一性高及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医用、食品、防护、过滤、光电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可植入于生物体内用于组织支架、组织修复、细胞载体和模拟细胞外基质等。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药物缓释载体在材料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利用聚合物载体的生物可降解性可以延缓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本课题将聚己内酯(PCL)和γ-聚谷氨酸(γ-PGA)按不同比例共混于六氟异丙醇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CL/γ-PGA共混纤维膜,研究PCL/γ-PGA共混纤维膜的各项性能。另外,制备氟苯尼考(Florfenicol简称FF)载药电纺纤维膜,研究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药物缓释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纤维膜形貌,观察发现PCL/γ-PGA共混纤维的直径随PCL/γ-PGA共混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γ-PGA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随FF药物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当电压为15kV,γ-PGA所占比例小于15%,FF药物含量小于1.5%,PCL/γ-PGA共混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时,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电纺纤维的形貌较为均一。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和差热扫描量热仪测试均表明PCL与γ-PGA两组分间存在着微弱的相互作用,且载药体系中存在FF药物。由于电镜照片中并没有明显的FF药物晶体出现,我们可以判断FF药物被包裹在PCL/γ-PGA纤维内且有部分与之共混。拉伸断裂强度测试表明PCL/γ-PGA共混纤维膜和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随着γ-PGA的加入增加了PCL/γ-PGA共混纤维膜的弹性形变的能力,而FF药物的加入减小了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弹性。通过亲水性测试结果表明纯PCL的电纺纤维膜呈疏水性,PCL/γ-PGA共混纤维膜和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均成亲水性,说明γ-PGA的加入有效的改善了PCL的亲水性。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药物缓释研究表明,FF-PCL/γ-PGA体系对于FF的溶解性有较为明显的帮助。不同比例下的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药物释放曲线均具有缓慢释放的效果。47h内FF药物的累积释药率可达到60%-80%,其中前4h为药物突释阶段,释药速率较大,累积药物释放率均在30%以上,后期药物释放速率越来越缓慢。纯PCL载药纤维膜的释药过程主要由FF的扩散决定,而加入了γ-PGA的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释药过程由药物的扩散和纤维表面的溶解溶蚀机理共同决定。FF-PCL/γ-PGA载药纤维膜的累积释药率随着γ-PGA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FF含量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