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长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剧烈的土壤侵蚀造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土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和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是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重要指标,而当前对云南省K值计算研究不足,严重制约着区域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实施。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开展野外补充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构建并更新土壤属性数据库,绘制云南省K值空间分异图,进而分析K值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判识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省 K 值变化在 0.0004~0.0169[t·hm2·h/(hm2·MJ·mm)]间,平均为0.0065[t·hm2·h/(hm2·MJ·mm)],其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其空间分异特征为滇中地区最高,滇西北最低,从西向东随着经度的增加,K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全省19个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可蚀性最高,其K值为0.0125[t·hm2·h/(hm2·MJ·mm)],高山寒漠土最低,为 0.0004[t·hm2·h/(hm2·MJ·mm)]。云南省分布面积最广的红壤,其K值为0.0069[t·hm2·h/(hm2·MJ·mm)]。不同土地利用K值呈现农地>草地>林地的趋势。海拔上,K值最高值出现在2000-3000m间,随坡度的增加K值总体呈现降低趋势。(2)K值与多年平均气温和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类型、多年平均降雨量、坡度、土地利用、海拔和纬度等6个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类型单因子能够解释49.03%的K值变化量,其次是海拔(2.46%)和多年平均气温(2.28%)。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简称RDA)结果显示:土壤类型对K值的解释量最大。表明土壤类型、海拔和多年平均气温是影响云南省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是气候、植被、地形、母质、时间等成土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含了多种环境影响因子,因此,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最为重要。(3)本研究结果表明,同种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间,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对滇中及以南地区的农地影响最大。年平均降雨量的减少以及气温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土壤可蚀性升高,从而加剧土壤侵蚀潜在危害性。本研究通过计算云南省各土壤类型K值,构建K值数据库,明晰K值空间分异特征,判识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结果可为云南省土壤侵蚀模数的定量估算提供数据支撑,为云南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观察其在急性心力衰竭(AHF)发生后的浓度变化,探讨Cys-C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早期识别价值。方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实践中,"双导师"队伍建设受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完善程度、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相应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以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
<正>(九)1957年国庆阅兵阅兵档案时间:1957年10月1日上午10时后开始,历时50分钟阅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上将受阅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金融垄断的困境以及民间借贷政策的宽松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作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模式,其在中国的出现形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的进程仍然不会放缓。面对经济周期的"后危机"时期,我国城市的转型发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ithotomy,PCNL)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如何更好地预
美术教育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平衡学生的心理状态,完善学生情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协调发展,达到体验和创造美好人生的目的。美术教育以其形知胜、直观性、参与性等特点,对
研究指出,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将物流业明确定位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物流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地位得
基于1999~2010年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