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发酵单胞菌在低糖饮品开发的应用及果糖高效利用菌株的构建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饮料市场占比逐渐增大,食品饮料中的高糖成为引发多种疾病的原因,食品行业趋于低糖化。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是一种天然的乙醇生产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含有高浓度糖的植物汁液、果汁及果酒中,能够高效利用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发酵生产乙醇,具有较强的高糖与乙醇耐受性。运动发酵单胞菌是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菌株,近年来有利用其替代酵母在食品工业生产的报道,是能够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安全菌株。本研究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对比考察传统工业乙醇生产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三种商业产品(传统原浆酒,及黄、绿2种梨膏)和两种水果(梨与柿子)中降糖生产低糖饮品的发酵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发酵单胞菌在50~70%的原浆酒均能降糖,乙醇发酵率达到了81.83~96.97%,以60%(葡萄糖与酒精起始浓度分别为70 g/L与60 g/L)稀释效果最佳;在黄、绿2种梨膏稀释液中100小时内消耗完葡萄糖(约60 g/L)以及绝大部分果糖(约110 g/L),乙醇得率与转化率为0.33~0.37 g/g与64.5~73.1%;在22小时内将梨子所含糖主要生成约20 g/L乙醇和低于5 g/L的山梨醇,在34小时内将柿子所含糖主要生成约45 g/L乙醇和30g/L的山梨醇,乙醇得率和转化率与利用梨膏的接近,也为0.30~0.37 g/g与57~72%。在本研究条件下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周期短,并且其糖转化率及乙醇产量都明显优于酿酒酵母。针对野生型运动发酵单胞菌对高糖产品中的果糖利用较葡萄糖差,发酵时间长等问题,为增强运动发酵单胞菌对高糖产品中果糖成分的利用,我们通过实验室适应性进化(Adapta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ALE)策略筛选得到两株能够高效转化高浓度果糖的突变株,分别命名为ZMF+-73和ZMF+-74。在传代进化过程中,突变株的生长逐渐增强,最终达到稳定。在以果糖为唯一碳源发酵时,突变株的生物量高于野生型菌株23~40%,乙醇滴度提高11~15%;在以蔗糖为唯一碳源发酵时,突变株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发酵时间显著缩短27 h,乙醇滴度提高9~13%,乙醇产率达到2.4g/L/h,对比野生型提高114~116%。综上,本实验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开发低糖饮品的初步研究,我们的结果表明运动发酵单胞菌具有糖转化效率高、生长快、发酵条件简单等优点,可以作为低糖饮品开发的工业生产菌株。同时,我们通过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策略获得了两株高效利用果糖与蔗糖的突变菌株ZMF+-73和ZMF+-74,进化后的两株稳定菌株利用果糖和蔗糖两种碳源的能力都有增强,尤其利用高浓度的蔗糖时没有生长延迟期,能大大缩短发酵时间,减低发酵成本,可替代野生型运动发酵单胞菌作为生产菌株进行后期的无糖饮品开发。本研究为利用运动发酵单胞菌降低高糖商品及水果中的糖分,发展低糖酒精饮品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求,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向着小尺寸、高集成度、高储存度的方向发展。然而,高功率电子设备的发展也带来工作强度变大和工作温度升高的问题。过热的工作温度会损害电子设备的寿命、存储密度、运行稳定性、运行可靠性,增加其失效的概率。为此,对集成电路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成为保证其高工作性能的关键问题。而我们关注的电子封装材料在集成电路中主要起到提供电路支撑和
钙钛矿作为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近年来在半导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无机-有机卤化物钙钛矿相比,全无机钙钛矿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利用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调整钙钛矿薄膜的形貌并获得高结晶质量的钙钛矿膜,从而获得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全无机钙钛矿光探测器。首先,我们使用单层PS纳米球模板来限域制备CsPbBr3薄膜,从而获得具有有序纳米结构的、优先生长(110)面的CsPb
稻田生态系统蜘蛛物种和数量十分丰富,是水稻害虫最重要的生物调控因子之一。农药在有效杀死稻田害虫的同时也对稻田中的害虫捕食性天敌蜘蛛造成影响,包括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其中,亚致死效应是指农药不会直接造成生物体死亡,但是却影响其个体的捕食、生长发育、交配和生殖等一系列行为的现象。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以及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关于农药对害虫天敌的亚致死效应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为提高稻田生态系统害虫的综合防治
随着传统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不断开发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寻找绿色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成为国际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核心。在众多可新型能源中,燃料电池和电解水析氢因环保、能量转换率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能源的新型能源。目前,主要是Pt纳米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水装置中。然而,由于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慢、Pt的价格昂贵等原因,使催化剂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广泛的商
民俗在现实与文艺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源流”的意义,民俗介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也由来已久,文艺学与民俗学形成交叉学科文艺民俗学,其学科倾向性根据需求有所不同、同时还具有文艺批评和抢救文化遗产的双重功能。皖西民俗构建了地域的主要民俗态生活,皖西现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已有民俗视角的切入,但是缺乏专业学科的方法论指导,研究缺乏专门化、系统化,也没有进一步从文学创作中回归现实民俗这一重要本体上来。出于系统
在固态照明系统中,荧光粉是调节白色发光二极管(LEDS)发光效率和显色指数的关键材料。荧光粉转换的白色发光二极管(pc-WLEDs)采用黄色荧光粉Y3A15O12:Ce3+(YAG:Ce)和蓝色LED芯片制成,由于其绿色环保、寿命长、节能等优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但是,YAG:Ce的发射范围窄,红色成分不足,其存在显色指数较低(CRI,Ra5000 K)问题
高速电光器件是基于材料电光效应制作而成的一类器件,它在光通信网络、激光雷达和光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高速电光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电光系数材料的研究,而高速电光器件的响应速度不仅和材料自身性能有关,更取决于器件驱动电路的性能,因此研究一款合适的驱动电路在实用中可以提升电光器件整体响应速度。本论文以锆钛酸铅镧(PLZT)透明陶瓷及其电光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电光系数测量方法以及针对高速电
超疏水材料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因其具有的防水,防雾,防污,自清洁,油水分离等特性受到无数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大自然的动植物具有超疏水功能的器官构造的启发,如蝴蝶翅膀,荷叶表面,苍蝇眼睛等现象,研究者发现超疏水材料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表面需要达到足够的粗糙度,类似于荷叶表面的仿生微纳结构;二是降低材料表面的表面能。超疏水材料研究热潮的兴起使得许多相关行业都有了研究的价值
EM是一种复合型活菌制剂,在生态农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就EM菌肥对蔬菜的萌芽与生长、硝酸盐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水培芽菜苗试验,以松柳、油葵种子为试验对象研究了EM菌液对二者萌发与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菠菜试验,通过测量菠菜植株生长指标与硝酸盐含量、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分别探究不同浓度EM菌液与不同类型肥料在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EM菌液浓度
近年来,随着对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不断探索,二维Pb-Br基和Pb-Cl基钙钛矿因为具有优异的光发射性质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在科研界引起了极大关注,但是对于合成稳定的白光发射钙钛矿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合成方法方面,普遍存在耗时比较长、操作繁琐的问题,而且有机溶剂的毒性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种现状,本论文工作着力于开发一种简便、环保的合成方法来制备白光发射的二维钙钛矿材料。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