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人物画的典型风貌并没有表现在各种帝王将相、道释人物等形象上,而主要表现在仕女画中。魏晋南北朝高古端严与唐代体态丰颖的仕女形象分别展示着那一时代的审美趣味,而至明清,女性形象开始偏向于纤巧柔婉,这种女性纤弱的变化,虽然再现了魏晋时期清瘦秀美的仕女造型却失去了那时期绰姿意态之中的飘逸感,更多的呈现了“纤巧柔弱、郁悒愁苦”的病态美,这种纤瘦的形象特征在清代仕女画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无论是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还是改琦、费丹旭、王素、余集等画家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审美风格,在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由丰肥为美向纤弱多愁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目前学界对于清代绘画中的仕女形象,学术界已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以清代仕女画为中心,在分析各类仕女图像的基础上,运用美术学、美学、女性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探寻清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外貌与情感的审美特征与社会环境之间微妙的联系。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画中的女性审美特征,例举了清代诸多的仕女画,总结其意多娴婉的外貌特征和风露清愁的内在情韵,这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仕女画家如改琦、费丹旭、顾洛、王素等具有典型艺术特征的作品来进行分析,这些画家笔下的作品描绘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女子,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各种生活状态。然后具体分析了这种审美特征出现的原因,通过分析,进而阐释了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文化内涵,因此,对于这一时期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而辩证的认识。
其他文献
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国内实际教学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设计研究的方法,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例付诸实践,探讨面向研究性学习的高校课程的教学活动模式
<正>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对雷击就已经有了记载。2000多年来人类对雷电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
<正>2015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5周年,也是党的创始人—邓演达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农工党成立85周年和邓演达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85年以来党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为了缅
<正> 饮料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销售量逐年升高。饮料的卫生问题,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可能混入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极为广泛,水、空气、土壤
长期以来,公路客运就与列车客运在竞争中发展。在没有高速公路,缺少客车的时代,列车客运成为很多出行人的选择。而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连接成网,公路客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煤供应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煤炭开采环节到煤炭燃烧环节,电煤供应链排放的废气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产生广泛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对生命周
用二氧化氯作为板栗保鲜剂进行保鲜试验,在23C条件下保鲜56天,保鲜率高达95%,保鲜前后板栗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口味无明显变化.
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为大数据的收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二次设备缺陷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样本.首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模型.其次
为探讨KK-42显著缩短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蜕皮周期的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头胸甲中获得了一个含几丁质结合-4(chitinbind4)结构域的表皮蛋白(cuticle
户外运动课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以户外运动项目群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相关竞赛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