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叶娃儿藤生物碱(HTBPI)抑制Akt的抗肝细胞癌活性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菲骈吲哚里西啶活性生物碱(13a R,14R)-9,11,12,13,13a,14-六氢-3,6,7-三甲氧基二苯并[f,h]吡咯并[1,2-b]异喹啉-14-ol(HTBPI)来源于传统中草药卵叶娃儿藤(Tylophora ovata(Lindl.)Hook.ex Steud.)。HTBPI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但其抗肿瘤机制研究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对HTBPI抗肝细胞癌(HCC)作用进行研究,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为HTBPI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TBPI对HCC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的影响;(2)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TBPI对HCC细胞凋亡的影响;(3)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HTBPI对HCC细胞自噬的影响;(4)使用自噬抑制剂巴伐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BA1)抑制自噬,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TBPI对HCC细胞凋亡的影响;(5)应用细胞热转变分析实验(Cell thermal transformation analysis,CETSA)和药物亲和力反应靶标稳定性测定(Drug affinity response target stability,DARTS)实验分析HTBPI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之间的结合关系,采用分子对接模拟HTBPI与Akt的结合模式,分析作用位点,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对其进行验证;(6)通过转染Akt质粒的方式,过表达两种HCC细胞Hep G2和Hep3B的Akt,采用Western blot和IF实验分析HTBPI对HCC细胞的凋亡和自噬的影响;(7)建立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肝癌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及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验检测HTBPI对小鼠脏器产生的病理影响及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8)TCGA数据库进一步评估Akt磷酸化水平与肿瘤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1)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TBPI显著抑制HCC细胞生存活力,降低单细胞克隆能力;(2)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HTBPI可显著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裂解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促凋亡相关因子(B-Cell CLL/Lymphoma 2,Bcl-2)和抑凋亡相关因子(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水平,经DAPI染色后,核小体发生明显的破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BPI可诱导HCC细胞凋亡;(3)HTBPI显著改变自噬相关蛋白泛素蛋白(Sequestosome1,p62)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水平,p62荧光强度和自噬溶酶体的数量;(4)BA1抑制自噬后,经HTBPI处理,HCC细胞活力与增殖进一步降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和凋亡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5)HTBPI可减缓链金霉素或温度对Akt的降解速度,HTBPI可以直接与Akt的C-末端结构域结合,并可以显著抑制苏氨酸308(Thr308,T308)的磷酸化;(6)过表达Akt后,HTBPI抑制的细胞活力有一定程度的逆转,凋亡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也均有一定程度的逆转;(7)经过隔天给药一次,连续21天后,PDX肝癌小鼠中的肿瘤体积较空白组有明显的缩小,且心、肝、脾、肺、肾的HE染色均未发现异常;(8)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Akt(T308)磷酸化高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TBPI可以诱导HCC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抑制自噬后,HTBPI诱导的HCC细胞凋亡显著增强;在体内外HTBPI结合抑制Akt(T308)的磷酸化,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临床数据分析显示,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p-Akt(T308)高表达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 BK(不施肥)、CK(常规复合肥)、FT1(有机无机复混肥减氮20%,减磷12.5%)、FT2(有机无机生物菌肥减氮20%,减磷12.5%)几种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变化,通过在巢湖派河小流域进行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 CK(常规复合肥)、ST1(有机无机生物菌肥替代30%氮肥)、ST2(控失肥替代30%氮肥)、ST3(有机无机生物菌肥和控
太瑞斯梭孢壳霉(Thilavia terrestris)是一株嗜热丝状真菌,具有产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类的能力,其所产酶的温度耐受性良好,应用前景比较广泛。与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重要菌种里氏木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一种复杂的运动现象,是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看似随机的运动,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自Lorenz提出第一个混沌模型,混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混沌
张翎小说中经常出现各类牧师形象,呈现出多重复杂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站在“神性”的高度:忠于其信仰、克制节欲做神在人间的使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人性”的特质,或在信仰与爱情之间面临灵与肉的冲突,或直接暴露出人性自私的特质。同时,这些牧师作为中国女性成长的“引导者”,引导其走向自强与独立;他们又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者”,在精神血缘上与中国有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牧师形象高频次地出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混沌是非线性领域中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也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本文主要在已有混沌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混沌系统,通过理论分析
陕北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生态脆弱区,在“适应”成为目前普遍认为的明智之举的背景下,以公众气候变化感知为基础,研究公众响应气候变化过程,有助于减缓人为气候变
1998年,Hilger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阐述了时间尺度理论,该理论是统一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有效工具。本文研究了时间尺度上两类边值问题广义对称解的存在性,为此,在第一章
非成对的图像转换旨在通过不利用任何成对的标注数据来学习一个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该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源图像在目标域中的条件分布来解决。现有的非成对的图像转换算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生成图像缺乏细节,色彩过浓,而现实场景的图像转换必须有丰富的细节。针对这些问题,本硕士论文提出了一种随机特征重建的非成对图像转换(RRUIT)框架,该框架利用随机特征重构保持源图像的高层特征,采用对抗性训练,学习目标图像的数据
作为对席审判之例外,缺席审判制度早已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确立,且在相应司法实践中运行效果良好。然而,其迟迟未被刑事诉讼程序接纳。2005年,全国人大常
本论文研究通过PDA培养基对木霉株菌种进行分离,获得了25木霉株菌种筛选出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通过ITS序列扩增,对菌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用麦麸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