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地关系一直都是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清人地关系,合理调整自身行为,以达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种人地关系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逐渐意识到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人们人地协调的观念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高中地理课程是地理学及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需要和时代需求的角度来看,其有必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任。2017年,最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出台,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被提出,自此,如何培养与评价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高考地理试题是评价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方式,且对地理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本文基于人地协调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是重点考查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二是突出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三是情境材料愈发丰富、真实。同时,2010-2019年四川省高考地理试题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力度不够,二是科学人口观和资源观的考查比重较小,三是第四水平层次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比重偏低。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以下试题命制建议:第一,将人地协调观素养融入到其它核心素养的考查之中,实现一题同时考查多种素养,从而加大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力度;第二,将科学人口观或科学资源观融入到其他三种具体素养的考查之中,使五种具体素养的分值结构达到平衡,以此增加科学人口观和资源观的考查比重;第三,通过提高试题设问综合程度的方式,提升人地协调观试题的水平层次,从而增加第四水平层次试题的比重。结合试题特点,得出了以下利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启示:第一,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实施问题式教学;第二,巧妙运用生活案例,开展实践教学;第三,适当选用热点事件,进行时事教学。并依据教学启示,以全球气候变暖、农村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和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为主题分别设计了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问题式教学案例、实践教学案例和时事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