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在整个城市景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用地更加紧张,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以Google Map所获得的南京市高分辨率空间影像为信息源,利用ARCGIS软件对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景观进行分类提取,形成南京市绿地景观布局图。在此基础上,利用Fragstates、Excel等软件计算了南京市主城区的斑块类型指数及景观类型指数,并通过不同城区景观指数的比较分析其分布的合理性。最后,对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景观特征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南京市主城区六种绿地类型中,各类型绿地分布不均匀,所占面积差异较大,其中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47.40%、39.93%。其它类型绿地分布较少,尤其是防护绿地,仅占总面积的2.34%。(2)主城区内绿地斑块粒级结构分布不平衡。其中,面积小于0.5hm2的斑块占斑块总数的92.97%,而面积大于0.5hm2的斑块占总数的7.03%。具有小型斑块占有绝对优势,而大尺度斑块十分缺乏的特点。(3)通过破碎度、斑块密度、聚集度,三个景观指数的计算分析,反映出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斑块的连续性不断减弱,具有较高的破碎化特征。其中附属绿地的破碎度数值最高为5.6707,而其他绿地由于成片分布,因此具有最小破碎度值,仅为0.2441。(4)通过对南京市绿地斑块形状指数的分析发现,绿地斑块的形状指数整体水平偏低,斑块趋于规则化,形状简单。说明斑块受到较大的人为干扰。其中分维指数最高的为防护绿地,其次为公园绿地,其他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具有最小值。(5)本文通过多样性指数、最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辛富密度指数对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景观中存在优势斑块,各景观类型在面积上分布不均匀,整体丰富度小,号观多样性较低。(6)通过对南京市不同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比较分析发现,南京市不同城区之间绿地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其中中心城区由于人口密集,交通发达,人为活动强烈,因此破碎度最高,斑块分维数最低,多样性指数最小。绿地景观的生态效益与其他城区比较相对较差。(7)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分析,指出了南京市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南京市绿地景观优化建议,包括:①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促进城市绿地均衡发展。②促进大、中型绿地斑块建设,提高景观生态效益。③加强自然景观营造,降低人为干扰。④完善绿地廊道建设,提高景观生态连通性。⑤塑造多样性景观,提高景观多样性指数。⑥加强中心城区绿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