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呼唤——《霍华德庄园》中福斯特的生态意识解读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对爱·摩·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对抗异化的思想进行生态解读。文章将按照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部分,福斯特刻画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爱德华时代的异化图景。他刻画了自然、社会、人性三方面的异化现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代表自然的农村不断被城市所包围;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过程当中,人们不断地疏远,阶级矛盾日益突显;工业化社会机械化的思维模式异化了个体的完整性,使得个体异化成单向度的人。   第二部分关注福斯特在小说中对抗异化的策略。福斯特开出了对抗异化的三剂药方:为了恢复自然原有的和谐与宁静,作者提倡一种简单生活的观念以遏制恶性膨胀的物欲: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隔阂,福斯特试图用他爱的宗教来联结;对于受压抑的个体,作者通过精神生态的力量来对抗个体所受到的压抑。   第三个部分对文章第二部分的对抗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生态意识。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是简单生活观念的最终目标。福斯特爱的宗教、提倡个体之间的联结,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观。作家认为,通过精神生态与物质生态的联结,能够恢复和实现个体的完整性,体现了作者重视个体精神生态的意识。
其他文献
幽默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哲学、人类学、美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很早开始关注幽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言语幽默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会
作为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常被视作是从复杂的道德层面和心理角度对界限不清的善与恶的诘问,对人类所承受的劫难的探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这是唐孟浩然的诗句。不知不觉,秋天来了。我写这篇卷首语时,正是中秋,月正圆,风已凉。  文人自古悲秋。像杜甫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字里行间就弥漫着一股悲凉之境。辛弃疾的词:“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想想都让人难过。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不过还是不再列举了,谁会喜欢凄凄惨惨的呢!  是否是因为天气造成这样一种情绪?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