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外包,特别是国际外包越来越成为产业界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世界范围内外包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外包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而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其需要外包的业务交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完成。这种跨越国境的外包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表现形式。对于外包,特别是国际外包的研究,目前是经济学领域中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较多。然而,现有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外包现象的描述,可是对于外包效应、政策的分析,也是基于发达国家的视角,而外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很少提及。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入手,着重分析了国际外包的效应,并对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提出了相应的启示。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对外包理论进行了梳理,在宏观层面上,考察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对外包的论述;在微观层面上,从企业竞争力角度分析外包产生的动因。第三部分构建了一个分析国际外包产业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部分阐述了外包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生产性服务外包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第五部分阐述了外包与产业国际化的关系,从发展中国家承接外包入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不同形态,并结合印度和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为外包对产业技术的影响,从宏观角度(国际生产体系转移)方面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往外包而带来的吸收效应与技术进步,同时还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外包时对本土企业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结合东软集团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软件外包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及对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做了实证研究。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