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Rubin在TESOL上发表的《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标志着研究语言学习的学者们逐渐地把视角从教学研究转向善学者的学习策略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Stern,1983;Chamot,1987;Rubin,1987;Oxford, 1989)对语言学习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学者们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学者们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中以O’Mally和Chamot(1990)、Oxford(1990)、Cohen(1983)最具有代表性。随着学者(Snow et al,1996;Winne &Perry,2000;Zeidner,2000;Dornyei,2005)对学习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管理策略逐渐成为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新方向。国内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文秋芳是国内最早从事英语学习管理策略研究的学者。研究者根据文秋芳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标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在新疆三所高校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其目的在于研究新疆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的偏爱变化以及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之间相关关系,两次调查结果如下: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后,观念(认知活动管理观念和情感活动管理观念)上不具有倾向性(T=1.068,P=0.287)。认知活动管理计划、评价和监控策略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认知活动管理策略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方面:学生倾向于使用认知活动管理策略(T= -3.103,P=0.002)。其次,情感活动管理观念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 0.276**,P=000),认知活动管理观念和认知活动管理策略(0.370**,p=000)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第二年英语学习结束时,在观念(认知活动管理观念和情感活动管理观念)上相对重视认知活动管理观念(T=3.045,P=0.003)。在认知活动管理计划策略和认知活动管理评价策略这两个策略中,学生注重认知活动管理评价策略(T=-1.997,P=0.042)。认知活动管理策略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没有显著性差异(P=0.378)。第二次问卷调查与第一次问卷调查观念和策略从相关性和数值上相比呈现以下变化:认知活动管理观念和认知活动管理策略相关性减弱(0.294/0.312),情感活动管理观念和情感活动管理策略的相关性增强(0.312**/0.276)。情感活动管理策略和认知活动管理观念在数值上呈显著性增长。本研究对新疆民考民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管理观念和策略的变化规律,从入学起就对学生在管理策略和管理观念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