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至今病因不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异常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免疫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有关。该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甚至导致母儿死亡,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各学说尚无明确定论,仅存在流行病学方面的高危因素,所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分子量为2126kd的糖蛋白,由多种组织细胞产生,其生物作用广泛,它可诱导B细胞分化并产生免疫球蛋白,促进T细胞增殖生长。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可以提高血中血管粘附细胞因子-1(VCAM-1)的浓度,加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激活,使中性粒细胞活性增强,造成内皮细胞受损,一旦血管内皮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与蛋白外渗凝血系统激活,最终出现一系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而且白细胞介素-6在妊娠、分娩和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妊娠时这种细胞因子维持较低的水平,调节胎盘组织的正常生长和功能发挥,参与正常妊娠的维持,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增加子宫胎盘的血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本研究用ELISA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羊水中IL-6含量的测定,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血清中IL-6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增高趋势,呈正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羊水中白介素-6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羊水中白介素-6含量下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胎盘产生并转运白介素-6至羊水的能力下降所致。通过对IL-6水平的检测可以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并深入探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