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IV-1gp41核心结构合成肽C34、C4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IV-1跨膜蛋白gp41通过介导病毒与靶细胞膜的融合促进病毒侵入。Gp41的胞外区由两个包含α螺旋的疏水重复序列组成,即位于N-末端的融合肽NHR和C-末端的CHR。衍生于NHR和CHR区的合成肽分别命名为N-多肽和C-多肽。其中具代表性N-36和C-34多肽结合后具有显著的gp41核心结构的特性。 由于单抗比多抗更适合于筛选鉴定中和表位。合成的N-多肽和C-多肽可以作为免疫原,诱生出gp41天然构象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很好的工具来筛选抗HIV多肽,我们制备了针对C-34(与具有抑制HIV-1感染活性的SJ2176和DP178有重复序列)肽的三株单抗以及C-46(C34+包含ELDKWA序列的12肽)的两株单抗,它们分别识别位于C-34多肽上不同的表位。 用特异吸附层析法纯化了效价最高的C34单克隆抗体1G1。针对C34的1G1,2B7,2F8和针对C46的2B3与1C5均能够明显抑制C34与N36结合;通过MTT法发现1G1在较低浓度(腹水1∶3200稀释)时能够增强HIV-1感染的H9细胞增殖。同时,我们还观察了IG1单抗对HIV-1融膜(HIV侵入细胞所必须)的影响,具体方法为用分子荧光探针(BCECF-AM)标记H9/HIV-1细胞作为指示剂来观察单抗1G1对H9/HIV-1细胞与MT-2细胞之间融合的影响。结果显示1G1并不能抑制细胞融合,这与1G1刺激增殖的现象相符。 上述结果提示1G1抗体为增强性抗体,这意味着其识别的表位可诱导增强性反应。为了进一步明确C34上这一增强性表位的特点,我们用纯化的单克隆抗体1G1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了3轮筛选(Biopanning),随机挑取17个克隆扩增,获得噬菌体原种。经鉴定, 获得6个可以与IGI单抗、13个可与抗gP41多抗、并有7个与N-36多 肽结合的噬茵体阳性克隆,证明这些克隆模拟了c34多肽的一段序凤 而且具备与N.36多肽结合的特性。
其他文献
为在水泥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特制定水泥行业准入条件。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核电站的中压辅助电源,在电站失去其他外电源工况下为电站的重要核安全相关系统提供应急电源,确保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2003年底至2004年初,先后对岭澳
通过对舟山长岗山枫香林抚育间伐后5年、10年、15年的枫香林,设置样地进行群落调查分析后发现,伴随时间增长和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变化,乔木层多样性小幅增加,灌木层多样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容易从网络上获取到需要的视频图像资源,由于其中包含了大量无用信息,并且占用了大量的计算机存储内存,为了缩减所需的内存空间和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提取其中的有效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背景提取同时作为目标识别和检测的基础,已受到人们关注。基于这样的应用环境下,本文对复杂背景下的精确背景提取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UBSENSE方法结构来训练数据,以达到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职能的矛盾运动,自城市产生之时起,就没有停止过,双方之间遵循着“不协调—协调—不协调”的循环规律。城市问题的产生、发展、恶化以及其解决思路的提出
本文主要以90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这一特定时期中国文学平民化创作倾向兴起的原因、背景、社会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历史意义和发展局限,对这一创作倾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初中物理课程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客观科学认识世界的重要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以及促使学生们不断探索未知事物,但细看眼下由于各种原因
迪庆地区早期的教育囿于寺院之内,僧人才有学习知识的权利,藏家子弟要想认字、学习知识就必须入寺为僧,因而寺院成为比较集中、系统的教学场所。迪庆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