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中铜在土壤—小麦系统的积累、迁移及转化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ohao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代养殖业产生的畜禽废弃物污染和农田利用的作物安全问题,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进行了有机肥料中铜在土壤-植物系统的积累、迁移及转化研究。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Cu(0、100、200、400、600、800mg kg-1土)以SO4的形式与畜禽有机肥进行腐化形成模拟的富Cu有机肥,与不同种类土壤充分混合后,进行两年小麦种植,分别在小麦2009年和2010年成熟期采集土壤和小麦样品进行全Cu、有效Cu及不同Cu形态测定,从而了解施用富Cu畜禽有机肥后,Cu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和分布规律,Cu从土壤向小麦吸收器官的转移,进入小麦体内后内部的转移过程,以及小麦各器官吸收Cu的能力与三种不同性质土壤中Cu的有效性的相关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无论是黑土、水稻土还是潮土,土壤全Cu含量均随外源C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2009年土壤全Cu含量高于2010年土壤全Cu含量。2. Cu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各形态Cu含量的大小因土壤类型和外源Cu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当外源Cu进入土壤时,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形态存在。随着外源Cu浓度的增加,在水稻土和潮土中,弱酸溶解态Cu增幅最大,而在黑土中,可还原态Cu增幅最大。3.土壤有效态Cu含量及其占全Cu的比例均随外源C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010年的有效态Cu含量明显低于2009年,因为随着污染时间的延长,导致生物有效性的降低。水稻土和潮土有效态Cu含量高于黑土,特别在2009年特别显著。4.有机肥来源的Cu的有效性明显降低。特别是2010年有机肥的降低更明显。5.各形态Cu(前三种形态)与土壤中Cu的移动性和有效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黑土中,弱酸溶解态Cu对有效态Cu贡献度最大。水稻土和潮土因不同年份和不同的有机肥施用导致对Cu有效性的贡献度不同。6.与土壤中Cu的量相比,Cu在小麦各器官的积累量相对很小,然而,小麦根部Cu的含量随着外源Cu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小麦各器官Cu积累顺序为:根>>茎叶/籽实,说明根部对土壤中Cu具有高度的敏感性,Cu只有极少量转移至地上部分,茎叶和籽实中Cu的含量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变化范围。本文拟通过对有机肥料中的铜在不同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在植物中的积累和迁移转化的研究可以看出,当长期施用富Cu有机肥时,Cu可能会在土壤中积累,同时仍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导致Cu在作物中积累到一个不安全的水平而危害人类健康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长期施用畜禽有机肥对田间植物生长的影响和环境安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为预测土壤环境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属地原则的双边贸易统计已经不能适应资本要素跨境流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现实特征。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基于所有权原则的三国双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然而,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湿地状况令人担忧。从组织结构到功能过程,从微观到宏观,从基因到种群群落,湿地生态
编辑老师:您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研究室,对您的来电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你们的敬业精神表示十分钦佩!去年以来,国家和军队的保密工作领域发生了很多大事,最引人关注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进入改革发展的新
现有的新药研发模式和流程已经越来越难以发现新药,而对氘代作用的重新认识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优势却受到当前制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理论依据、研究应用和前景展望
2-甲基-1,2-丙二胺是合成抗疟药物OZ277重要的中间体,以丙酮氰醇为原料,经氨解、乙酰化、加氢还原、水解四步反应制得2-甲基-1,2-丙二胺。重点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种类、原料
<正> 1957年3月 J.C.Sheehan 和 R.K.Henry-Logan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青霉素 V 的全合成”的报导,于是这族经过近廿年来许多有机化学家所研究过而结构颇为简单的抗生素终于有
染料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之一,色度高、B/C低、毒性大,传统的生化方法难以实现理想处理效果。近年来,投入实际生产并取得一定运行效果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可归纳为
针对传统船用物联网中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误报率高的情况,设计一种船用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分析船用物联网数据收集原理基础上,收集物联网数据,确定数据网络离群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