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数学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应用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大多数中学生甚至是谈数学色变,这种惧怕心理就已经将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拒之门外,数学在中学教学中,是一门棘手学科,已成为了家长和学生心中的“老大难”学科。作为一名在一线执教三年的中学数学教师,深深地为学生的前途堪忧,然而更多地是思考这种严峻形势后面存在的本质问题,即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智力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学习数学的态度、目的、方法、信度、过程认知、意志力、控制力、成绩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关注数学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基本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甚至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消除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是摆在每一个数学研究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引起了更多的数学研究者和专家的重视。本文将在仔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阅读资深人士在这方面的独到见解,从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几个方面入手,用自己编制的《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表》从兴趣、动机、性格、归因方式等方面调查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心理障碍引发的成因以及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并结合自己三年的教学实践,用自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和调适学生,进而多方面探究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的方法及策略。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种种消极情绪,进而提升学生数学修养,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