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冠心病是当前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早期明确诊断及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对病人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多种,如心电图,影像学如X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心肌损伤标记物、炎性标记物等生化指标等。而其中CAG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CAG主要提供了冠状动脉解剖上的狭窄程度的影像,对于狭窄病变功能意义的判定效果有限,而功能意义对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决策尤为重要。心肌血流储备分数(myocardial fractional flowreserve, FFRmyo)是近些年出现的新的冠心病诊断方法,是反映狭窄病变生理功能的特异性指标,经过大量研究,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新“金标准”,已在多个国家心脏疾病中心采用,在我国也发展迅速。但由于FFRmyo测定费用较高以及认识问题,目前应用未能得到普及,CAG仍是评价是否行PCI或CABG的主流方法。本实验对CAG显示狭窄的患者进行了多种冠心病诊断方法检查,同时还进行了冠状动脉内压力检测,了解FFRmyo的变化,并以FFRmyo为标准,比较分析FFR与CAG、LDH、CRP、CK、CK-MB的关联性以及FFR是否与合并心电图缺血、运动试验、心肌核素显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关,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导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入选标准:CAG显示血管狭窄的患者,具有正常的左室收缩功能。排除标准:左主干病变、贫血、陈旧性心肌梗死、肺心病、明显的心脏瓣膜病者、完全闭塞病变。65例患者入选,男性45例(78.57%),女性20例(21.43%),患者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66.11±9.38)岁。合并高血压56例,占86.2%,合并糖尿病29例,占44.6%,合并高脂血症45例,占69.2%。心电图缺血阳性39例,占60%,阴性26例占40%。65例患者中有18例同时做了运动试验,其中缺血阳性15例,阴性3例。有9例患者同时做了心肌核素显像,其中阳性6例,阴性3例。CAG目测直径狭窄率范围并取其平均值。分别做连续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和离散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中连续性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检验,离散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以FFRmyo<0.75为界限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选择CAG测量的每个指标的截断点,评价CAG测量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65例血管病变的平均直径狭窄率36.60(29.20,50.00)%,FFR平均水平0.85(0.75,0.88); CK平均水平100(60.50,162.50); CK-MB平均水平16.00(11.00,24.00);CRP平均水平3.10(1.55,9.70);LDH平均水平(218.43±75.08)。FFR值与CK、CK-MB、LDH无相关性,与CAG直径狭窄率呈负相关(r=-0.692,P<0.01),与CRP呈正相关(r=0.298,P=0.016)。以FFR<0.75为界限值,将变量FFR分为FFR正常组不需手术干预和FFR狭窄组需手术干预。两组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缺血、运动试验、核素心肌显像方面无显著差异性。以FFRmyo<0.75为界限值,根据ROC曲线分析,CAG直径狭窄率≥47.6%为截断点,最终得出:灵敏度=0.867,特异度=0.88,阳性预测值=68.4%,阴性预测值=95.7%。结论:1.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患者的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心肌血流储备分数与冠脉造影呈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3.冠脉造影显示直径狭窄率≥47.6%时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介入干预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