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演变发展中成为独立的艺术绘画形式。它既是宫廷绘画的衍生,也是汇聚民间艺术家智慧的民间民俗写照。在我国,木版年画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个是以“拙”为特点的北方本版年画,如河南开封的朱仙镇、滑县年画;河北武强县、内丘年画;山东东昌府、平度、潍坊和胶南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西临汾、大同和应县年画;陕西风翔年画。另一个是以“巧”著称的南方木版年画,如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梁平;湖南全州、隆回;广东佛山、潮州;广西桂林、南宁;云南大理、丽江等等都有木版年画的足迹。而风翔,毗邻于陕西省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一便利地理条件无疑奠定了凤翔木版年画在北方木版年画流派中的重要地位。凤翔木版年画的具体年限已无从考证,但是在邰怡老人的回忆中说:“根据解放前南肖里村邰氏家族族谱的一副绘制于明正德丁卯年间的祖案记载,大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该族中有八户从事年画副业生产。”由此可见凤翔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扎根于小镇乡村,是广大西北地区群众木板年画的重要生产地,凤翔木板年画不仅得到了有利的保护,且广受人民群众的喜欢。而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陕北解放区的木刻艺术的发展深受该地民俗年画的影响,培养出一批蕴含着民俗艺术特色的艺术家。本文研究凤翔木版年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第一点可以归纳为历史的价值,凤翔木版年画孕育在有古老周文化发祥地的黄土高原上,有着文深厚的化底蕴。历经十三朝的更替一直发展延续至今。第二点为文化精神价值。文化精神无形中选择发展某种特定艺术品,这艺术品一定是符合当下精神。反之,文化精神则会孤立和限制与之背道而驰的艺术品的发展.因此文化精神至始至终都占据着统治者的地位,引导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以及公共审美。时代的演变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或者颠覆,凤翔木版年画的形式内容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存在于凤翔木版年画中所承载的维系民族根本的基因、文化精神没有改变,延续百年。所以说,凤翔木版年画是散落在民间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和涵养正式现在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应该借鉴、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部分。第三点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分析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凤翔木版年画内容是一部西北人民生活的历史史诗,在不断地熟练与提高中,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其造型构图的固定模式,制作工艺的顺序,以及呈现画面的特有视觉感官。凤翔木版年画发展至今,无论从它的线条美感、色彩搭配的考究、构图的精妙中都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西北文化、西北精神。在对凤翔木版年画的造型、色彩、画面构成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中,深入讨论木版年画的艺术形态对油画、国画、装饰绘画、设计等等的影响与应用,积极认识并加以重视这一民俗艺术的美感的重要性,让民俗元素更多的应用在各类的艺术创作中,让更多的艺术得以融会贯通。详细的研究其造型艺术也为当代过于形式艺术的一种反思,寻找到绘画的形式语言和文化内涵最和谐的关系,为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