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使用分析 ——基于1978-2021年的政策文本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否均衡、改革的成效如何,将直接牵系到国家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教育政策工具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权威主体为解决教育问题、实现特定的教育政策目标而体现在教育政策文本中的具体手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但其管理义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英格拉姆和施耐德以及麦克唐纳尔和埃尔莫尔的政策工具理论,将教育政策工具分为激励型工具、权威型工具、系统变革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和劝诫型工具五种类型,构建以政策工具维度为主轴,政策发布时间和政策内容为辅轴的三维分析框架,选取1978-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的123份政策文本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在时间演进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具体表现为权威型工具发挥主导作用、能力建设型和劝诫型工具的使用保持增长态势、激励型工具持续转型以及系统变革型工具使用不足。在政策内容上,政策工具广泛使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中,其中义务教育质量政策使用政策工具的次数最多、义务教育经费政策和教师政策的使用频次相差不大、义务教育体制政策的使用频次最少。总体而言,政策工具视角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特点体现为: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结构性差异;政策工具的选择基本符合政策的发展需求,政策工具的主次使用随着政策变迁而有所变化;政策工具的指向覆盖全面,呈现多样化且非均衡的分布态势。为优化未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工具的使用,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一,健全政策体系,提供稳定的政策工具使用环境;其二,拓展政策工具的适用对象,重视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需求;其三,优化政策工具组合,灵活发挥政策工具的多重效能。
其他文献
在“房住不炒”的楼市发展背景下,“三条红线”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随之出台,紧缩的信贷政策对于“高杠杆率、高负债率”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多家房地产头部企业均出现了现金短缺导致的流动性危机,整体行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凸显。部分房地产企业选择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转型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期通过该举措来分散财务风险,加大现金净流入,进而对冲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绿地控股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和静力学的纽带,是动力学重要概念,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动力学内容。尽管多版教材经过多次改编后,其教学内容的逻辑更加严谨清晰,与现代科技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积极地采用多种手段,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无法正确构建加速度概念。目前,加速度概念教学“难学、难教、抽象难懂”的状况仍未得到较大改变。概念学习进阶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概
21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对数字媒介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数字劳动"一词提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命题,即将社交媒介用户基于休闲目的的无偿活动视为能够为互联网公司带来利润的无酬工作形式。然而,经过多年发展,"数字劳动"的概念已经演变为一个概括性的术语,用来描述劳动和数字技术之间存在的广泛联系以及多样实践,包括有偿工作。而这些研究通常与"数字劳动"最初的理论内涵几乎无关。反思"数字劳动"的演变过程,
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儿受到年龄因素的主要影响,本身就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这也说明幼儿教师组织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时代下,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现区域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文言文注释是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运用好注释能够帮助教师教好文言文,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习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对注释本身只是浅显的解读,缺乏更深层次的阐发和扩展,对注释的运用并不充分,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机械性、重复性地背诵,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低下,因此对文言文注释的运用加以研究较为迫切。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将于2022年普及全国,目前学界对部编版注释运用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性别不平等窘境主要体现在疫情加剧女性的就业困难和脆弱性、无酬照料增长和家庭暴力激增、疫情对女性健康产生差异化影响、新的不平等教育和数字性别鸿沟形成,以及疫情中女性领导者的缺位和女性形象的矮化上。后疫情时代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的思路应聚焦于将女性置于恢复决策和进程的核心,对女性全方位赋权,并以预防机制的建立作为应对风险的长
屈曲约束支撑(BRB)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受力基本对称,其滞回曲线饱满,是一种耗能效果优良且广泛在工程中应用的耗能构件。传统屈曲约束支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屈服,无法为结构提供耗能,且无法兼顾不同强度地震作用的使用需求。基于此,提出一种能够三阶屈服的屈曲约束支撑(TYBRB),并通过理论和模拟相结合对其工作原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介绍了TYBRB的构造组成及工作机理;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
近年来,抗震设防目标逐渐从保护生命安全转向震后快速修复,带可替换耗能梁段半刚性连接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在震后通过替换新耗能梁,能够快速恢复其使用功能。为了研究震后修复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及论证震后替换耗能梁段方法的可行性,首先对1个1:2缩尺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然后更换新的耗能梁,再次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修复替换后的试件与原试件相比,其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国老龄化程度也愈发加重。农村作为新时代我国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其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在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农村中青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因此农村空巢化现象普遍存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老龄化。长期以来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加快推进新时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本途径。模型建构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物理教育一直存在着“题海战术”现象,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计算和做题技巧,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首师大邢红军教授提出通过引入原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