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日臻成熟的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落后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本来应该成为社会发展先驱的社会科学却远远落在它应该研究的时代后面。”对于社会科学的这种落后状况,许多学者分别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对这个领域的真正的哲学探索却被人们忽视了。在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不断深入的时候、社会科学哲学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范畴。当然,社会科学的落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问题的深层原因还在于社会科学本身所包含的认识论上的特殊矛盾和困难,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社会科学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提高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认识论研究的深化。 要从认识论方面探索社会科学,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社会科学。在剖析了三种关于社会科学的典型观点之后,本文认为,社会科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获得关于社会的规律性认识的一门学科,它既区别于自然科学,又区别于人文科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我们通常对社会科学作三方面的理解:(1) 作为探索性认识活动的社会科学;(2) 作为方法的社会科学;(3) 作为知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基于这种基本理解,本论文从三个大的方面研究社会科学。 在第一、二两章,我们把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探索性的认识活动来研究。作为一种探索活动,社会科学是由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科学之所以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客体,即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因此我们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迪尔凯姆等人从整体论角度定义社会现象,霍布斯、波普和瓦特金(Watkins)等人则认为社会现象是社会中个体成员特征的总和,而J·卡拉塞克则试图从文化学角度说明社会现象。所有这些定义都没有从根本上揭示社会现象的认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现象是与人的有目的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从认识论上讲,它是人类实践活动诸感性特征的总和。实践是客观的,但客观的实践又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由此也就决定了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现象贝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这种客观性又存在于人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社会现象的客观性以某种方式和人的主观性纠缠在一起,在社会领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等于和人的意志毫无关系。这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的一些认识论上的特征;比如:社会现象的意识参与特征、价值特征、高频变化特征以及不可重复
其他文献
富瑞曼科技近日发布了一系列工业应用粉体表征知识指南。这些指南为对粉体知识缺乏了解的群体提供了宝贵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为所有寻求深入了解与产品开发及加工特性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Ⅰ型糖尿病儿童(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
对人格问题的专门研究是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对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人格培养主要以心理教育的形式呈现在早期的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粉尘浓度的测量要求,分析了光散射法测量原理和优点,根据在现场应用光散射法监测仪进行测量的结果,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与应用效果,以期对提高光散射法监测仪的测
目的:研究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初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探讨低声压级水平次声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共12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不同治疗
从超算中心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阐述了超算中心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与要点,并结合济南某超算中心设计项目的实践经历总结了在当前国内超算中心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与经验,为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需要更细致地剖析创新活动,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