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并购重组,是公司扩张和发展的一条途径。这在西方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从19世纪末至今,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并购浪潮。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其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 企业并购从两个侧面为经济学提供了分析的对象。一方面,作为一种企业与市场的替代过程,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交易费用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活动及其对社会层面资源配置的影响。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时采用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前沿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并购所反映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的第一章为引言,对企业并购的定义、问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论文的第二章对企业并购的动因,即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并购进行了分析,把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成四种学派:新古典综合派、X—效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文章指出,企业并购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改进效率,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分类,企业并购可按其动机和结果分成三类:竞争者之间的横向并购、供货者与顾客之间的纵向并购以及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混合并购(企业集团并购)。论文的第三章即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对企业并购进行了效率层面的分析。 论文的第四章对企业并购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分析。既然企业并购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率上的改进;那么,判断一项并购能否成功,也就有了一个标准,即看优势企业能否在并购后实现对劣势企业的有效控制。企业并购是有边界的。只有在有效控制前提下进行的企业并购才是合理的,才能实现效率上的改进。 在第五章,论文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讲,产权不清以及政府干预过多是在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这也是我国企业改革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 最后,论文得出结论:盲目地扩大企业的规模而不管效率的约束,盲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