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产生及其现代转变是研究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现代”这一概念本身就含有时间意义,从“时间”的角度去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是解读现代文学的一条可行之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是向技术时代发展,在技术时代人的生活由时间控制着,时间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出现,成了左右人的强大因素,人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关系也渗透到了文学和文学观念中。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参与到现代文学的构建中。 首先,本文第一章简要梳理了西方哲学中的时间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阐述了时间观念的现代转变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的重大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时间意识和时间体验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现代的时间体验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构成因素,是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具有现代性的原因之一。 其次,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人对时间的现代体验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述问题。论文中借用了法国学者伊夫·瓦岱(Yves Vade)的时间类型概念理论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样化的时间表述;又从文体的角度,着重探讨了时间、时间观念、时间意识与中国现代日记及日记体文学的关系,分析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日记体形式的时间性意义;并探讨了时间观念的转变在参与中国现代文学构建过程中对文学的叙述手法的丰富问题。 最后,本文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价值判断的层面,阐释了时间观念的转变、时间意识的参与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进化论观念的关系问题,并论述了时间观念与时间意识的参与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存与存在主题以及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意识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