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伦贝尔草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严重,草场质量严重恶化。对草地物种以及其数量的分布格局及其不同草种群落之间的联结性分析,对于退化沙化草地的快速恢复以及草地的合理保护和利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地群落的优势草种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以及相关地区资料的采集,重点研究了不同草地类型退化以及沙化序列下的草地物种表观和多样性指数变化,分析了草地退化沙化序列下草地物种之间群落联结性以及稳定性,草地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结论如下:(1)退化草地中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优势草种在群落空间的占据逐渐变得缓和。草地物种数量开始减少,优势种在轻度退化的草地和未退化草地中的地位比较突出,物种分布不均匀。沙化草地中,随着沙化程度的加深,草种数量变化的幅度较大,其各种指数变化幅度偏大。其中退化草地中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β多样性指数分别从0.127增加到0.366,再增加到0.844。(2)不同退化沙化程度的草地群落均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但是未退化草地的稳定性最高,随着退化沙化的加剧,其稳定性依次降低,重度沙化草地稳定性最低,重度沙化草地很难能进行逆向演替。退化草地中的稳定性的交点坐标为41.4/58.6,最接近20/80,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其稳定性依次降低,重度退化的草地稳定性最低。(3)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中,轻度退化的草地牧草群落基本全部处在聚集分布,聚集强度较大的以多年生禾本科和菊科为主,豆科和蔷薇科植物聚集强度相对较小,糙隐子草,裂叶蒿,日阴菅,羊草,茵陈蒿,针茅的聚集强度在种群变化中数值是较高的,聚集强度最低的两个是二裂委陵菜,黄芪。然而到了中度退化草地,发现阿尔泰狗娃花和二裂委陵菜已经不是聚集分布了,成为了随机分布,甚至其显著性都为不显著接连出现了不同的物种呈现随机分布的情况。重度退化草地中,则是猪毛菜,灰绿藜的聚集强度特别大。沙化草地中,每一种草地类型的草地物种都是由几种主要的优势种构成,种子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离原有的生长株较近,这样散落在植株周围,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聚集分布。轻度沙化草地中,冰草,糙隐子草,针茅聚集分布的强度较大。其T值分别达到了11.442,36.613,35.879。中度沙化草地中,主要的优势物种依然为冰草,糙隐子草,针茅。此外,猪毛菜在中度退化草地中,数量增大,T值变大,其分布由轻度沙化草地的随机分布,变为聚集分布。(4)轻度退化草地物种间负向联结种对多于正向联结种对,物种之间多表现为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多数表现为竞争关系,中度退化草地则是表现为建群种和优势种没有表现出较强的联结性,多出现中性联结或联结性较弱。而重度退化草地上的植物逐渐被少数优势种占据,优势种的联结性呈现较显著的情况,伴生种之间联结性较弱,物种变化更替的速率更快,草种数量和密度在沙化序列下迅速减少,多为少数几个耐旱的沙化草种独立存在,并且之间的联结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