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战略举措,是我国政府开发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随着近年来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性质的变化,重庆市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重庆市石柱土家自治县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县。自2003年以来,石柱与西南大学共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实施国家“两规划一纲要”和《重庆市三峡库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绿色生态经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引进业主,培养能人,发展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利用石柱县生态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在产学研对接、产业规划与项目策划、农业重点产业的培育与产品开发、争资立项与业主引进以及帮困助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那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对重庆农村减贫起到的作用?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自身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原因解剖。目前,虽然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科技扶贫成效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价,但对于科技扶贫的机理及其运行条件、路径等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石柱县为例,分析重庆农村科技扶贫取得成果及其原因,并对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目标模式、模式的创新路径等进行分析,最后得新时期重庆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贫困的性质、成因及其表现等基础上,以重庆市石柱县科技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对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分析科技扶贫的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在其运行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最终达到从理论上结构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系统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新时期重庆乃至我国农村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探索长效的反贫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理论上分析科技扶贫模式及其运作机理。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科学技术缺乏、生产技术落后和科学应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其一,科技扶贫模式强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指导贫困地区合理开发自身资源,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通过培养和指导,提高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能力,达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科技扶贫模式重视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的引进。贫困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政府在考虑向贫困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时,必须注重与贫困地区客观条件相适应,并且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技术。其三,科技扶贫模式重视脱贫与扫盲相结合。通过农业、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向贫困地区输送科学技术和人才,建立合理的科学技术示范点,开展针对贫困农民的各式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农村网络教育,贫困农民通过上网了解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素质。第二,通过对比重庆市不同阶段的扶贫开发模式得出科技扶贫模式的优势。近几年,重庆市的科技扶贫计划越来注重数量和质量,活动开展也出现多样化。科技扶贫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庆市科技扶贫的开展,有效的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技术指导,使得重庆市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三,通过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石柱县农村科技扶贫效果及其社会公众评价。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带来,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有一门经验技术强硬的手艺已经成为现今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必然手段。本文通过运用CD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对石柱县农业的贡献作用,得出结果石柱县自2000年以来,综合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且已经超越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贡献率。说明科技注入石柱农业以后,确实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石柱县农村居民对科技扶贫模式成果较为满意。不管是从个体农户还是企业来说,石柱县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第四,通过解剖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分析得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以及重庆农村科技扶贫的具体路径选择。根据重庆市的自然资源和各方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未来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农户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有效衔接。该路径的特点在于由政府强制,自上而下推动,便于制订高水平的计划,且借助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可以提高整个扶贫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应注重由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将科技、人才、资金与国家扶贫开发任务和各地区扶贫开发重点有机结合,为科技有效长入贫困地区经济创造条件。第五,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总结“石柱模式”、推广科技扶贫、扩大扶贫开发效果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3、充分调动乡土资源,提高科技扶贫效率。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控制科技扶贫的风险。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放回报机制。5、积极组建农业技术协会,加强县校企联合。必须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促进产业发展,立足各个地区有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品,进一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