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果蔬粥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玉米是一种低脂肪高纤维多矿物质的食品,作为“黄金食品”而被众多国家所研究和开发。目前我国甜玉米仍以鲜食为主,深加工产品很少,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在传统八宝粥的基础上,以甜玉米为主料,配以其他谷物、蔬菜、水果而开发出新型甜玉米果蔬粥。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采用预蒸煮、护色、保脆等技术手段对甜玉米果蔬粥的原料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各种预处理方式后产品的感官鉴定,得出不同物料的预处理方法。各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分别为甜玉米在0.1%柠檬酸+0.1%食盐溶液中热烫(热烫温度95±3℃)2min后冷却;糯米淘洗后,浸泡30min,沥干,进行预蒸熟化5min后,用水冷却;薏米蒸40min,不采用预冷处理;胡萝卜选取95±3℃的0.1%柠檬酸热水中热烫90s,然后立即用自来水冷却的方法处理;菠萝则以选菠萝罐头在0.2%氯化钙水中泡30min;对于马蹄的预处理方法是把马蹄放入0.1%柠檬酸+0.2%氯化钙溶液中,预煮5min后冷却;压缩椰果以复水椰果为佳。2、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不同原料添加量对产品感官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各原料的添加量。对于净含量为288g的塑料杯来说,甜玉米果蔬粥配方为每杯添加的生料量为33%,其中各原料的配比为甜玉米:糯米为50:15,胡萝卜14,马蹄20,薏米5,菠萝10;糖水浓度为8%。3、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添加各种增香剂、护色剂、稳定剂对甜玉米果蔬粥进行了品质改良的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蔬粥中添加浓度为0.15%的柠檬酸钠既可以改善口感,还可达到最佳的护色效果;当添加0.2%黄原胶、0.1%瓜尔多胶、0.2%CMC和0.1%蔗糖酯四种复合稳定剂来作为甜玉米果蔬粥的稳定剂时,贮藏期间的稳定效果最佳;当添加乙酰基麦芽酚浓度为0.3‰时,口感和香气均为最佳,而加入1%的蜂蜜和0.12%的食盐对改善甜玉米果蔬粥的口感和甜度上具有很好的效果,且蜂蜜还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而食盐的加入对稳定剂基本没有影响。最后确定了甜玉米果蔬粥采用115℃,30min的杀菌强度,可以达到较好卫生标准,且能够保证粥的营养物质较少的损失,并能够具有较好的感官质量。4、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对甜玉米果蔬粥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果蔬粥的营养丰富,其中脂肪含量和能量均较低,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维生素含量也非常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甜玉米果蔬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钙、磷、钾、镁的含量尤其丰富,对提高粥的风味及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甜玉米果蔬粥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模式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社会技能,情绪调节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两个问题,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关注青年社会技能问题,情绪调节方式包括情绪调节的认知与行为方式等。认知方式是情
众所周知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存在个体差异。面
BP神经网络在函数逼近、模式识别、分类和数据压缩、数据挖掘、语音识别、文本/语言转换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但由于算法本身存在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于2002年11月4日以中国东盟双方签订《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标志正式成立,并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随着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新生代”这一特殊群体。根据研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向城市和工业集聚扩散,伴随着土地资源向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都表达了很浓厚的兴趣,社会责任国际组织依据一定的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工这一群体内部结构也已经发生了量的变化并正进行着质的变化,出现了大量青年农民工即本文研究的新生代农民工。农
一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造成AS病理改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LDL-C通过多种机制诱发AS。近20年的
休闲农业是现代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随着国内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旅游观念的盛行,休闲农业渐入人心。由于该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改革有着明显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