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虚津亏证临床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难治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晰,目前暂无有效根治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润燥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虚津亏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探讨润燥饮作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潜在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包含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及西医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医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药物与非药物疗法,以及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研究及治疗现状。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润燥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虚津亏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5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虚津亏证患者,予润燥饮汤剂治疗,每日1剂,日2次,以12周为一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为ESSDAI评分、ESSPRI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中医证候评分、外分泌腺功能指标(Schirmer I试验、唾液自然流率试验、眼表综合分析、方糖试验)、炎症及免疫指标(ESR、IgA、IgG、IgM、C3、C4),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ESSDAI评分、ESSPRI评分:治疗一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一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77.78%,中医证候总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中医次要症状积分分数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外分泌腺功能:泪液分泌情况:进行Schirmer I试验的患者左眼与右眼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眼表综合分析的患者左眼泪河高度在治疗前后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泪河高度、左眼与右眼的泪膜破碎时间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唾液分泌情况:进行唾液自然流率测定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方糖试验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及免疫指标:IgG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指标:患者入组前后生命体征均平稳,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润燥饮能够降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减轻患者干燥、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改善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调节免疫指标的水平。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第三部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润燥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条件为OB≥30%、DL≥0.18)搜集润燥饮中药物的化学成分信息及作用靶点;通过检索TTD、OMIM、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出10个关键靶点及10个重要中药成分。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条件均为Pvalue<0.05)。结果:润燥饮中共有172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90个疾病基因靶点,筛选出的10个核心疾病靶点为STAT3、JUN、TNF、AKT1、MAPK1、TP53、IL6、CXCL8、MAPK8、ESR1,10个重要成分为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柚皮素、β-谷甾醇、黄芩素、刺芒柄花素、甘草查而酮A、川陈皮素、黄豆黄素;GO富集分析发现,润燥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基因靶点涉及1787个生物过程,92个分子功能以及70个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润燥饮可能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信号通路、Th1细胞亚群信号通路、Th17细胞亚群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 B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发现润燥饮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STAT3、JUN、TNF、AKT1、MAPK1、TP53、IL6、CXCL8、MAPK8、ESR1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基因靶点,通过TNF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信号通路、Th1细胞亚群信号通路、Th17细胞亚群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NF-κ B信号通路、Th1和Th2细胞分化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来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其他文献
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林木缺陷检测,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等相比,应力波技术安全可靠性更高,设备更便携,适用性更强,逐渐成为林木无损检测领域的主流技术。利用应力波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树木内部缺陷的重建。由于部署的传感器数量有限,传统的应力波成像方法精度受限,容易导致检测到的林木缺陷面积偏大、缺陷位置偏移等问题。本文根据传统的应力波成像方法,结合射线分割、深度学习、空间插值等技术,
林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也是大自然环境的净化器。此外,木质产品在人类社会被广泛使用。因此必须对林木资源加强养护管理,对木质产品加强检测,确保其质量与安全。高效且无损的木材缺陷检测技术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深受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传统的古树名木和古建筑木构件检测依靠人工经验,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受限。因此,高精度的林木无损检测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重点研究了探地雷达在木质古建筑及古树名木无损检
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维护供电秩序,确保用户安全、经济用电的重要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成为用电检查工作新的挑战。本文从提升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优化用电检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水平。
期刊
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自提出并实施以来,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ERAS涉及围手术期心理、生理、病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为关节外科医师施行一系列临床措施提供了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结合了中西医的ERAS理念,并根据患者不同阶段采取标准化结合个体化诊
期刊
目的 通过针刺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唾液分泌和唾液腺的病理改变,检测小鼠血清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和颌下腺组织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5及干扰素α的表达,探讨针刺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局部口干症状及整体免疫异常的作用。方法 将24只NOD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针刺组、麻药对照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小鼠,将6只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针刺组吸入麻醉后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而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员工能力。企业拥有了具有高知识性、活跃思维、创新动力强的知识型员工,如何激励其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运用好这个企业价值创造核心因素,并为其提供价值创造舞台、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其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需处理的最根本问题。基于此,
在探讨元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之前,我们先把文中几个与"元"相关的概念列举如下。定义1单个的数学概念,或若干个数学概念的组合,或附加了条件的数学概念,称为数学对象。例如,三角形、多边形、圆、圆柱体、几何组合体、分数、方程等都是数学对象。定义2确定数学对象的要素称为该数学对象的元。例如,三角形的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元,圆的半径是圆的元,圆柱体的底半径、高是圆柱的元等。定义3数学对象的独立元个数的最
期刊
在小学,学生通过"负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小学课本是从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的)的学习,了解了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在初中,对于"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页)这节课的教学,可以先复习小学学习过的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再研究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笔者更倾向于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入手来构建负数的概念,再研究正数和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
期刊
读了《中小学数学》2021年第3期余洪芬老师的《分成一份是平均分吗》一文,有些想法。个人认为,分成一份也是平均分。第一,知识的学习要有整体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把64个球装进盒子里,每个盒子装的同样多,刚好分完。有几种装法?根据找因数的方法:64÷1=64可知,每盒可以装1个,也可以每盒装64个。显然,这里的算式"64÷1=64"可以表示把64个球一次装进1个盒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