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影像学测量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术前决策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包括:Hartmann术、Dixon术、Miles术、TaTME术、ISR等等,但总归遵循TME技术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1]。腹腔镜手术因为其肠道功能恢复快,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而且经过前瞻性随机研究表明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不影响手术结果[2,3]。  直肠癌向远侧肠壁浸润超过2cm的在1%-3%,下切缘无癌细胞浸润的前提下,切缘的长短与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无明显相关性,说明直肠癌向下的纵向浸润很少,这是目前保肛手术的病理学依据,术前放化疗能为低位直肠癌提供10%-20%的保肛机会[4,5],使得保肛指征进一步放宽,但术前局部放疗可能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有待进一步考证。外科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可能决定一台手术的成败,往往会因为手术医生的经验及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手术效果。低位直肠癌不保留肛门的手术方式需要对患者进行永久性结肠造瘘,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是超乎想象的,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不但讲究安全切除肿瘤,保留患者括约肌功能也是手术评判指标之一[6]。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和患者不但追求外科手术和肿瘤效果,也更加重视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7]。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保留肛门的手术指征一直是胃肠外科医生争论的焦点,大部分人认为其与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分期、患者的性别、肥胖程度等有关[8,9]。而手术经验较丰富的外科医生却能做到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安全保肛[10]。而对于年轻的外科医生来说,这在技术角度上可能是困难的。我们认为这可能还和复杂的盆腔骨性解剖环境有关。  目的:直肠癌手术往往因为手术医生的经验及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而出现不同的手术结果,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骨盆的影像学数据为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客观依据。  方法:对2015年8月到2017年4月的67例在重庆医科大学胃肠外科接受了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保肛组及不保肛组,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及MRI影像测量得到35组骨盆径线数据,并分析得到判别函数,评估直肠癌手术盆腔骨性解剖环境。  结果:对67例患者测量得到的35组骨盆径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与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到两组判别函数:保肛组判别函数(F1)=-33.698+6.045x肛缘距离(cm)+1.105x角T4非保肛组判别函数(F2)=-14.125+3.138x肛缘距离(cm)+0.804x角T4  若F1大于F2,则该案例骨盆骨性环境良好,保肛手术较容易;若F2大于F1,则该案例骨盆骨性环境较差,保肛手术较困难。并对判别函数进行准确性评价,交叉验证有92.5%的患者手术方式被判对。  结论:通过骨盆数据判别函数可以为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判别函数的准确率为92.5%。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赖锡三到任博克教授任教的芝加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2019年5月,何乏笔从德国法兰克福来访.为延续他们过去讨论庄子wild card与天台吊诡思维
期刊
目的:采用快速免疫标记法观察和分析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水平与择期PC
目的本研究是通过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的变化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川崎病
目的:通过建立兔心肌损害模型,观察兔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动态改变及心脏超声、心肌病理改
目的: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4)不仅与长链脂肪酸的摄取、运输有关,同时大量研究表明FABP4还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