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α2-抗纤溶酶的活性(α2-AP:Ac)及α2-AP第三外显子的Arg6Trp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性研究,探讨α2-AP活性及等位基因型是否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从基因水平进一步研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VTE患者102例,其中DVT患者7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或静脉造影确诊),PTE患者28例,对照组95例(无症状受检者)。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α2-AP:Ac;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对上述病例的α2-APArg6Trp exon3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检测,结果经测序证实。统计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α2-AP:Ac对VTE血栓形成的影响;按Hardy-Weinberg平衡法检测样本的群体代表性,应用χ2检验分析Arg6Tr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VTE组和对照组间的构成比差异性,以比值(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相对风险;采用方差分析检测α2-AP:Ac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1、VTE组中α2-AP:A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AP:Ac增高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2、对VTE组、对照组的α2-AP第三外显子Arg6Trp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得出VTE组P=0.58、对照组P=0.12,均具有群体代表性,计算VTE组、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8%、64.2%,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3%、28.4%,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9%、7.4%;C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7.9%、78.4%,T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1%、21.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α2-AP活性水平与Arg6Trp C/T基因多态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VTE患者血浆中α2-抗纤溶酶活性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VTE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正常人群及VTE患者中均存在着α2-AP Arg6Trp多态性,尚不能证实α2-AP Arg6Trp单核苷酸多态性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可能与其他基因以及外界环境共同作用参与血栓形成有关;血浆α2-AP活性水平与Arg6Trp C/T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