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能量比和几种必需氨基酸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择华南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在海上网箱养殖系统中进行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需求量,适宜的饲料氨基酸模式和不同剂型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及血液参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初始体重17.5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56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卵形鲳鲹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以蒸汽鱼粉、无皮豆粕为蛋白源,混合油脂(鱼油、磷脂)为脂肪源,α-淀粉为糖源,用淀粉平衡蛋白质梯度,通过添加不同量混合油脂来调节能量水平,采用双因素实验,分别选用38%、42%和46%三个蛋白质梯度,8%、12%和16%三个脂肪梯度9种饲料,实验饲料蛋白能量比为从23.4到33.3mg蛋白kJ1。卵形鲳鲹幼鱼投喂第五饲料组(42%/12%,蛋白/脂肪)和第八饲料组(46%/12%)的卵形鲳鲹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饲料转化率(FER)、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而各组之间鱼体的肥满度和脏体比未发现显著差异。含有38%蛋白的饲料组生长情况较差,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各组间幼鱼的全鱼、肌肉、肝脏等部位的脂肪和脂肪酸沉积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综合考虑,饲料中含有28.1mg蛋白kJ1,42%蛋白和12%脂肪,最适宜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幼鱼使用。2、不同氨基酸模式饲料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17.5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56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氨基酸模式饲料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体组成的影响。以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以α淀粉为主要糖源制作基础饲料,Diet1为鱼粉对照组,Diet2-7为添加混合氨基酸的饲料组,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混合晶体蛋氨酸分别模拟卵形鲳鲹成鱼肌肉蛋白(OMP)、红鱼粉蛋白(BFP)、鸡蛋蛋白(HEP)、白鱼粉蛋白(WFP)和卵形鲳鲹幼鱼全鱼体蛋白(OJP)的氨基酸组成模式,配制成7种实验饲料(Diet2-7)。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期间,温度26.5-32.5℃,盐度23.7–26.0‰,溶解氧5.5mgl-1。实验饲料蛋白42%和脂肪12%,氨基酸组成参照卵形鲳鲹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可以很好地利用晶体氨基酸,获得了良好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其中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对比模拟的其他四种模式,可以获得显著提高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P <0.05),与鱼粉豆粕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P <0.05)。鱼粉豆粕对照组和幼鱼肌肉蛋白模式组(OJP)卵形鲳鲹幼鱼增重率(WG)、特定增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饲料转化率(FCR)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鱼粉豆粕组卵形鲳鲹幼鱼肝体比(HSI)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对鱼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鱼粉豆粕对照组肝脏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血清葡萄糖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建议在配制卵形鲳鲹幼鱼饲料时,氨基酸模式参考卵形鲳鲹幼鱼鱼体蛋白氨基酸模式。3、不同剂型的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体成份的影响以初始体重1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98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剂型的蛋氨酸(晶体蛋氨酸DLM、羟基蛋氨酸钙DL-MHA-Ca和50%含量的包膜蛋氨酸CDLM)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体成份的影响。以鱼粉、豆粕等为主要蛋白源,以α淀粉为主要糖源制作基础饲料,Diet1为鱼粉对照组,Diet2为添加混合氨基酸的基础饲料组,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0%、0.75%、1.00%和1.25%的晶体蛋氨酸(DLM),配制成5种晶体蛋氨酸梯度实验饲料(Diet3-7);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9%、0.6%、0.88%、1.18%和1.48%的羟基蛋氨酸钙(DL-MHA-Ca),配制成5种羟基蛋氨酸钙梯度实验饲料(Diet8-12);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2.0%和2.5%的50%有效含量的包膜蛋氨酸(CDLM),配制成5种50%包膜蛋氨酸梯度实验饲料(Diet13-17),共1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期间,温度26.5-32.5℃,盐度23.7–26.0‰,溶解氧5.5mg l-1。实验饲料蛋白42%和脂肪12%,氨基酸组成参照卵形鲳鲹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DLM、DL-MHA-Ca、CDLM均可显著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特定增长率和饲料利用率(P <0.05),均可显著影响卵形鲳鲹幼鱼体成分,必需氨基酸组成和血浆参数的变化(P <0.05)。用线性模型分析卵形鲳鲹幼鱼WG和SGR与不同剂型蛋氨酸添加量的关系,可以得出DL-MHA-Ca相对于DLM的生物学效价为67.7%和68.2%,50%包膜DLM相对于DLM的生物学效价为44.2%和44.7%,DLM显示出更为显著优异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性能(P <0.05)。4、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蛋氨酸适宜需求量研究以初始体重1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98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适宜蛋氨酸需求量。以鱼粉、豆粕等为主要蛋白源,以α淀粉为主要糖源制作基础饲料,Diet1为鱼粉对照组,Diet2为添加混合氨基酸的基础饲料组,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1.00%和1.25%的晶体蛋氨酸,配制成7种实验饲料(Diet1-7)。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期间,温度26.5-32.5℃,盐度23.7–26.0‰,溶解氧5.5mg l1。实验饲料按照蛋白42%和脂肪12%比例,氨基酸组成参照卵形鲳鲹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蛋氨酸水平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 <0.05)。鱼粉对照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添加较高浓度的外源蛋氨酸饲料组(P <0.05)。在蛋氨酸饲料组(D2-D7),随着饲料中外源蛋氨酸含量不断提升,卵形鲳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P <0.05),当饲料氨基酸含量提升到1.26%以上时,WG和SGR达到一个平台期,未出现显著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的变化与鱼体增重的变化趋势相反。饲料不同梯度水平蛋氨酸对卵形鲳鲹幼鱼体成分、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和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葡糖糖、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根据折线模型分析可知,在本实验设计的框架下,卵形鲳鲹幼鱼对蛋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或蛋白质)含量的1.21(2.88)%。5、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适宜需求量研究以初始体重1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98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适宜赖氨酸需求量。以鱼粉、玉米蛋白粉等为主要蛋白源,以α淀粉为主要糖源制作基础饲料,Diet1为鱼粉对照组,Diet2为添加混合氨基酸的基础饲料组,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1.5%、2.0%和2.5%的晶体赖氨酸,配制成7种实验饲料(Diet1-7)。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期间,温度26.5-32.5℃,盐度23.7–26.0‰,溶解氧5.5mg l1。实验饲料蛋白42%和脂肪12%,氨基酸组成参照卵形鲳鲹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赖氨酸水平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 <0.05)。鱼粉对照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添加外源晶体氨基酸饲料组(P <0.05)。在赖氨酸梯度饲料组(D2-D7),随着饲料中外源赖氨酸含量不断提升,卵形鲳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P <0.05),当饲料氨基酸含量提升到2.77%以上时,WG和SGR达到一个平台期,未出现显著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的变化与鱼体增重率变化呈相反趋势。饲料不同梯度水平赖氨酸含量对卵形鲳鲹幼鱼体成分、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和血浆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糖糖、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根据折线模型分析可知,在本实验设计的框架下,卵形鲳鲹幼鱼对赖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或蛋白质)含量的2.61%(6.21%)。6、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适宜需求量研究以初始体重16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98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卵形鲳鲹幼鱼对饲料中适宜精氨酸需求量。以鱼粉、豆粕等为主要蛋白源,以α淀粉为主要糖源制作基础饲料,Diet1为鱼粉对照组,Diet2为添加混合氨基酸的基础饲料组,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0.6%、0.9%、1.2%和1.5%的晶体精氨酸,配制成7种实验饲料(Diet1-7)。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鱼。每天饱食投喂2次。实验期间,温度26.5-32.5℃,盐度23.7–26.0‰,溶解氧5.5mg l1。实验饲料蛋白42%和脂肪12%,氨基酸组成参照卵形鲳鲹幼鱼全鱼氨基酸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的精氨酸水平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 <0.05)。添加外源精氨酸饲料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鱼粉对照组(P <0.05)。在精氨酸梯度饲料组(D2-D7),随着饲料中外源精氨酸含量不断提升,卵形鲳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P <0.05),当晶体氨基酸添加含量提升到2.17%以上后,WG和SGR达到一个平台期,未出现显著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的变化与鱼体增重率变化趋势相反。饲料不同梯度水平精氨酸含量对卵形鲳鲹幼鱼体成分、肝体比、脏体比和血浆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糖糖、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 <0.05)。根据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分析,卵形鲳鲹幼鱼对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或蛋白质)含量的2.68(6.38)%。
其他文献
随着微机电技术的发展,机电系统的能耗得以越来越低。由于低功耗器件所具有的优势,使得低功耗电子器件的运用得到了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具体应用场合要求微电子器件能够长时间
浅论“情境教学法”黑龙江省林业教育学院栾香武本世纪50年代以后,把发展学生的智能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自然就引起了教学方法的相应改革。印年代以前的教学方法是以保证“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2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早期肠外营养,干预组采用早期营养支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小团体”,有些小团体对班级的负面影响较小,有些却不然。如何正确地教育指导这些“小团体”,需班主任详细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现
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推动幼儿阶段的科学启蒙教育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幼儿获得知识需要对诸多具体事物进行直
在北京地区,有一类高污染产生在850 h Pa以上为偏北风的背景下.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PM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了环境气象条件在这类污染过程形成中的作用.结
《上海堡垒》体现出典型的"高概念"电影特征,但又违背了"高概念"电影普遍收获"高回报"的逻辑规律。本文提出《上海堡垒》在世界观建构与"在地化"改造、主要角色性格塑造与次
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企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代理人直接控制并经营企业,具备专业技能与业务经营上的才能,占据信息优势地位。而
根据电偶极子假说,使用Frank导联系统,通过测量体表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的平均电场,可以得到心电向量。立体心电图是将心电向量在三维空间连续实时地显示出来,弥补了心电图无
利用芬顿试剂调理污泥,以WC(污泥滤饼含水率)和CST(毛细吸水时间)作为评价污泥脱水性能的指标,通过分析污泥中各层ρ(EPS)(EPS为胞外聚合物)和上清液中小分子有机物质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