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引论》(第五章)翻译报告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原文本选自美国教授萨维尔·特罗伊克(SavilleTroike.M)的《二语习得引论》(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五章——二语习得与社会环境,本章中,作者从微观社会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两个层面论述了对二语习得有影响的社会因素,逐步解决了二语习得该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由于原文本为学术型文本,学科跨度大,专业词汇多,长句多,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翻译难度。基于此,笔者立足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探讨了选词法,转译法,增译法,省译法以及拆分法等翻译技巧在本文本中的运用,以期对同类文本以及将来的翻译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报告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和结构;第二部分为文本分析,着重于作者以及原文特点分析;第三部分为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的运用,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以及其指导下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总结了本次翻译项目的经验教训以及仍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一种利用两幅SAR复图像对之间的干涉相位差,从而获得目标高程信息的雷达系统,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和一定的穿透能力等优点。因为它在军事、经济和科研
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现状,而自愿协议方法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首先对自愿协议方法进行了简单概述,包括:自愿协议方法的定义、自愿协议方法具有的优势和
为了研究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胶浆的再生效果、特征官能团和细观力学参数的演变及其对高温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
本文利用还原气氛烧结制备了不同铁钛摩尔比的纳米钛酸亚铁基粉体,分别利用XRD、XPS、BET、Zeta电位仪和VS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铁钛摩尔比的钛酸亚铁对刚果红的吸附
采用稀土元素Ce及金属元素Zr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几种掺杂比例不同的TiO2光催化剂,对所得Ce,Zr-TiO2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光谱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并考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提供一些参考.
以Al-Al2O3-B2O3为反应体系,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了原位自生Al18B4O33w/6061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观察,对比6061基体材料,研究了Al18B4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镁铝硅系微晶玻璃,研究了CaO掺杂对晶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抗弯强度、热膨胀系数、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基于Arrhenius恒定升温速率模型计算出烧结活化能。结
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全球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压力,多种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呈现“多压力源-多受体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1981年出版的著作《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并且在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出了与之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