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阳能和空气以清洁、易于获取的天然优势成为清洁供暖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二者各具优缺点,所以将二者耦合以提高系统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太阳能与空气源耦合系统无法适应太阳辐射和室外温度的宽范围波动,不同集成方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中等太阳辐射条件下,传统集成方式不能保证最佳运行效果。为此,本文针对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不同耦合方式的运行特性开展对比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和空气以清洁、易于获取的天然优势成为清洁供暖的重点研究对象,因二者各具优缺点,所以将二者耦合以提高系统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太阳能与空气源耦合系统无法适应太阳辐射和室外温度的宽范围波动,不同集成方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中等太阳辐射条件下,传统集成方式不能保证最佳运行效果。为此,本文针对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不同耦合方式的运行特性开展对比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现有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和非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原理、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究太阳能与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在不同环境下的最佳耦合方式,分析的耦合方式包括:太阳能与蒸发器并联模式、太阳能与冷凝器并联模式、太阳能中温增焓模式和基于COP最优的可变模式。从理论角度对各耦合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2)根据各部件的运行特点建立稳态计算模型。考虑到热用户的负荷特性对系统的运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热源侧的计算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热用户的计算模型。根据各耦合方式将各部件模型进行连接,根据系统特点设计了求解流程图,并基于MATLAB软件编写了求解程序。通过模拟文献中的实验工况,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求解的准确性。(3)采用验证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课题组新提出的太阳能中温增焓模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最优中压变化规律,拟合了最优中压计算公式,发现该模式的最优中压比传统双级压缩最优中压高11%~11.5%。为了便于对比不同耦合方式的性能,各耦合方式均按最优中压运行,基于此条件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了各耦合方式的制热量和COP等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耦合方式均有其高效运行区间,其中太阳能中温增焓模式的高效运行区间最宽。(4)为了研究热用户对不同耦合方式的影响,以吉林地区某一小型商业建筑为对象,分析了其季节负荷特性,在满足负荷的前提下对各耦合方式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季节模拟研究,并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性分析。结果显示,季节COP从低到高依次为:单一空气源热泵(2.79)<太阳能与冷凝器并联(2.93)<太阳能与蒸发器并联(2.97)<太阳能中温增焓(3.26)<基于COP最优的可变模式(3.54)。因此对于单一运行模式而言,太阳能中温增焓模式是最佳选择,可变模式具有理论上的最高COP。太阳能中温增焓模式和可变模式在经济性和环保效益方面同样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研究对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连铸是生产合格钢铁产品的重要环节,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是连铸技术追求的目标。高拉速是提高钢铁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然而,拉速的提高会增加连铸漏钢几率,一旦发生漏钢事故,将给钢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即可以从连铸工艺参数角度出发,优化现场浇注条件,从根源上避免漏钢事故,但是,从生产实践来看,仅从工艺参数优化方面,无法完全避免漏钢事故,因而,开发准确的漏钢预报模型可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较新的科技产物,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混合流体,因其在传热性能方面有卓越地表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本文运用了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模拟软件及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简称DPM)方法对不同流体进行了模拟,首先选取了一个三维立体圆形管道,圆管的三个部分分别位于X、Y、Z三个平面空间,且每段的长度相等,然后围绕纳米流体的
油砂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尽管由于经济原因并非优先开发利用的对象,但对其进行研究储备有助于战略意义上保障国家能源的安全。热解干馏可以将油砂沥青分解成低分子烃类进行回收,油砂中的硫原子随热解过程的进行以有机硫的形态迁移至焦油产物,影响油品质、阻碍对油砂的工业化利用。目前的研究方向均把目光放在对产物中的硫进行脱除,而我们希望探究难以脱除的硫是如何形成的。应用传统的实验技术难以在微观层面研究硫的迁移,因此
随着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全球能源危机日趋严峻。此外,在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过度的可吸入颗粒物、温室气体等燃烧产物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问题,开发替代燃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生物柴油是新型环境友好型替代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碳数分布在C6~C24的长链脂肪酸酯,被认为是一种优质的替代燃料,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其展开了广泛研究,是当前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
随着工业发展的飞速进步,传统能源的日益消耗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太阳能以开采灵活、储量无限等优势成为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太阳能高效吸收和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双金属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整合两种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同时表达每种金属的独特性质,进一步提高光散射、光热转换、等离激元共振衰变和光子激发等性能。探索和了解核壳双金属纳米颗粒中能量衰减路径和能
本文研究了一类可压缩的非牛顿流体方程(?)(1)强解的局部存在唯一性.其中ρ,u,π分别表示流体的密度、速度及压力,ρ0 ≥ 0,A>0,γ>1.对于此类问题,由于方程具有奇性,且初始密度是允许有真空的,直接去证明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在性是有实质性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把问题分成两步来考虑.首先,我们要考虑初始密度非真空的情形(ρ0>0):令u0=0,建立如下迭代方程(?)其中(?
当前全球化石能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短缺,并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加重了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的问题。众所周知,氢能热值高、性能优越、无毒并且环保,可作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同时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也是一种能够被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资源。随着科研人员的广泛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生物质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氢气生产的原材料,气化等方法作为当前生物质制氢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些方法有消耗能源
腔体内的对称旋转流动一直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的课题,其中最为广泛的腔体是具有旋转端壁的圆柱形腔体。因为即使在稳定的层流条件下,在这种腔体中也会发生重要的流动现象,旋涡破裂。在圆柱腔体外部施加均匀磁场或者温度梯度会因为洛伦兹力和浮升力对腔体内流体流动时产生的旋涡破裂和热量传递造成影响。为了分析均匀磁场和温度梯度对腔体内流体流动的影响,本文对磁场作用下由上端壁驱使流体转动的绝缘圆柱腔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做
面对频率高、交易时间间隔不规则的金融市场高频数据,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不再适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回归条件久期(ACD)模型利用金融高频数据的特征以不规则的时间久期建立模型,备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对数自回归条件久期(Log-ACD)模型是ACD模型的重要拓展形式之一,刻画了时间久期与其条件期望的非线性关系。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对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分析效果显著。本文便针对Log-ACD模型进行理
多时序交易及其结算是电力市场的关键核心组成部分,既直接关乎市场成员的经济利益,也影响市场的安全稳定运营。随着我国新电改的持续有效推进,电力交易将呈现多类型、多模式、多层级的特点,对价格形成机制和结算模式的适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及更高的要求。因此,亟需系统深入研究国内外成熟电力市场的结算业务模式,不断优化市场交易结算逻辑关系,为我国完善新形势下的连续结算试运行提供重要借鉴价值,确保电力市场的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