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紺珠集》是一部成書于南宋初年的具雜纂性質的文獻書目。因之前撰寫論文、整理文獻時發現很多伕文材料源自《紺珠集》,如能從文獻文學的角度將《紺珠集》作專門研究,不失為有益之舉,故將研究對象定為《紺珠集》。對《鉗珠集》的研究正文主要有四個章節構成,外加附錄部分,具體分章如下:第一章節:《绀珠集》的著者及版本皆不確定,關於本書著者,有“朱勝非”說和“不知名”說,經本次研究,就目前材料結論,應為朱勝非撰,並對其生平,著述,家世作探究;《绀珠集》宋本已伕,明天順刊本為最早,目前可搜集到的有1970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罕見明刊本影印本,亦為此次研究的底本。另外,还有《四庫》本,《考證》本。最后,本章節對版本的流傳也作了梳理,以辨版本優劣。第二章節:首先是《绀珠集》的編撰動機和編撰特點分析;其次是《钳珠集》以輯錄筆記小說為主,有些筆記小說由於年代久遠,幾經傳抄,從書名、性質到內容都處在變化中,故本節旨在分析筆記小說中的同書異名情況,並歸納每部作品的性質演變,藉此管窺小說觀的演變。第三章節:此章節包含兩個部分,一、源自《鉗珠集》的作品分析,有整部作品僅見於《紺珠集》,还有大量傳世作品的散佚條目始見於《紲珠集》;二、《紺珠集》與《類說》的比較,《紺珠集》成書於《類說》前,對作品的编排比《類說》更自覺意識,《紺珠集》有獨特的價值,非《類說》可取代。第四章節:《绀珠集》的價值與不足。(紺珠集》有兩個顯著特點:選本精良、资料豐富。同時《绀珠集》也存在諸多不足,和《類說》一樣,存在體例不一、過度刪節、隨意篡改、文字錯訛、引書錯誤等不足,遣部分將在附錄部分對十三卷内容進行校勘訂正.附錄部分:附錄部分主要包括將《紺珠集》卷十三之《諸集拾遗》的出處進行考證,《紺珠集》全文進行校勘訂誤及《紺珠集》中的作品收錄情況一覽表,以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