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本文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症状、诊断、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
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7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
结果:
男女之比1:1.6。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病,误诊比例23%。Ⅰ、Ⅱ与Ⅲ、Ⅳ期的中位生存时间依次为:65.6与42.0个月。全组72例行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1例,Ⅰ期49例(ⅠA期41例,ⅠB期8例),Ⅱ期14例(ⅡA期10例,ⅡB期4例)均行根治性切除,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1.8%、75%和100%、70%、50%,Ⅰ、Ⅱ期总体5年生存率为58.3%,Ⅲ、Ⅳ期共10例(ⅢA期9例,Ⅳ期1例)根治性切除9例,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33.3%、0%.性别、临床分期、影像学类型的组间生存曲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影像学类型、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亚型相比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影像学上的多样性易被误诊,随着近年来对BAC的认识提高,误诊病例逐渐减少。治疗上以尽可能手术为主,再结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为原则。BAC相对于其他类型NSCLC有较长的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的对患者死亡有影响的因素有:影像学类型,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