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囿于相关楚辞专著的缺乏而历来被认为是楚辞学史上的中落期,这一时期传统的依托楚辞研究专著的屈原批评更被认为是前不如汉魏六朝,后不及宋元明清。唐代虽然缺乏楚辞研究的相关专著专论,但诗文中确确实实保存了大量涉及屈原批评的内容。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勾勒出唐代屈原批评的基本脉络,了解唐代屈原批评的内容和特点,进而为唐代屈原批评乃至唐代楚辞学在楚辞学史上进行新的定位和定性。本论文即从四个方面对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唐代楚辞学的中落和屈原批评的新变。通过比较唐代与汉魏以及两宋时期的楚辞学研究成果,承认唐代楚辞学中落的事实并从唐代科举制度、唐代诗文革新运动和魏晋六朝学风等方面分析其中落的原因。同时指出唐代的屈原批评在唐代楚辞学中落的过程中蕴含着新变,即由专著到诗文的载体转换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内容生成。第二章为文献整理与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述论。从时代差异、创作者差异、地域色彩和创作功用等维度对唐代诗文中涉及屈原批评的文献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归纳,明确各个维度之下所呈现的具体差异,并通过个案分析来论证这些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为唐代士人心态与屈原批评的内容生成。通过对初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士人心态的考察,明确了不同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不同的接受态度。初盛唐时期肯定屈原其人,否定屈原其作;中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肯定与否定并存;晚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双重肯定。在这些不同接受态度的影响下,屈原批评中关于屈原其人和其作的批评内容得以生成。屈原其人的批评内容主要有“忠”“怨”之论、“去”“留”之争和“醒”“醉”之辩;屈原其作的批评内容主要有屈骚价值论、屈骚源流论和屈骚创作论。第四章为唐代屈原批评的书写特色。以诗文为载体的唐代屈原批评因为其载体的变化注定会形成了不同以往的书写特色。这些书写特色主要有关键词法、比兴之法和化用之法。
其他文献
有业内人士提出,传媒竞争是解释权竞争而不只是报道权竞争。在经济波动期,解读成为最有价值与最有检验力的内容产品,成为区分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标志。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等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也在不断加强,其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智能变电站
本文从新型墙材的基本概述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在建筑外墙中应用新型墙材与保温材料、合理的运用到外门窗安装中、合理的应用到建筑屋面施工中
基于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以磁化率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卡匹敦阶地层开展时间序列分析,建立高分辨率浮点年代标尺(FPTS).结果表明,磁化率记录了铁桥剖面中
城市下垫面具有不同于其他下垫面的特殊复杂性,通量的源汇分布十分不均,导致直接测量以及定量的描述城市中水汽、二氧化碳等通量变得非常困难。涡动观测系统在城市通量观测中
在欧洲货币联盟,一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已经让渡到了货币联盟的层面,各成员国难以用本国尚存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宏观经济失衡。因此,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发源自欧洲,但
宋代广南西路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大量外地人因各种原因来此定居,并和当地人一起进行地区开发,从而出现了广西地区开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广南西路仍
<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高中数学知识十分抽象化,理解难度更高。而传统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仅仅依靠教师口述的方式,学
<正>1背景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安全、环境污染、施工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建筑施工监
<正>电影院历来被看作是做白日梦的地方,其实电影院也是最能够体察民意的地方。观众的好恶、票房的高低,永远都是民情的风向标。一部有悖民意的电影不可能获得可观的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