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国人逐渐把视野投向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无论从数量还是速度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是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政府和学术界开始拟定通过延迟退休政策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然而,不少人担忧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将会直接地影响到青年和中年群体就业,挤占应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本文从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紧迫性出发,分析了居民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足以支撑延迟退休的实施,而后,分析延迟退休可能会给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便对我国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评判。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延迟退休对就业影响的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了现有文献中的成果与不足。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推行的合理性和政策将会对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了 CHNS数据库建立了 Oprobit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并测度其边际效应。接下来通过Xtlogit回归分析了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着重分析了伴随着延迟退休政策而来的老龄就业者的增多是否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医疗水平、受教育程度将会对健康状况的改善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东部地区的居民倾向于有较好的健康状态,女性居民相比而言,身体素质更好一些。此外,劳动者的年龄对就业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接下来,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与就业呈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劳动者因为地理位置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就业,女性劳动者更愿意就业。接下来,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分别把样本数据分为不同组类来研究影响就业因素的变动对各个组内变化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为了提高我国青年和中年群体就业水平,顺清延迟退休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劳动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锻炼自己的身体,做好应对延迟退休的准备。第二,政府在具体实施延迟退休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就业者之间的异质性,制定分行业、分性别、分地区的灵活就业方案。第三,为了应对延迟退休政策推行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养老问题,国家应该平衡各方矛盾,维护各方利益,制定出合理的养老保障措施来免除延迟退休的后顾之忧。第四,政府应思考如何实现GDP的持续稳定增长,如何实现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加的居民购买力是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也是扩大就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