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偶氮染料是纺织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因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释放出致癌的芳香胺而被禁止使用,即所谓的禁用偶氮染料。禁用偶氮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氮染料是纺织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因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释放出致癌的芳香胺而被禁止使用,即所谓的禁用偶氮染料。禁用偶氮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检测项目,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根据以上方法检测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阳性面料,致癌芳香胺的检出值一般较高而达不到国家标准。而纺织品在常温避光、光照、汗渍等条件下是可以分解释放部分芳香胺的,在这些条件下检测面料,可分解芳香胺的含量理论上会有所降低而符合国家标准检出限。因此,本文针对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阳性面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建立一套能有效检出各种条件下可分解芳香胺的方法。首先,本文采用有机溶剂对面料中的分解产物进行超声萃取,浓缩后直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面料中的可分解芳香胺,建立了该检测方法后,测试阳性面料在常温避光、光照、人造汗渍以及人造汗渍和光照等不同的日常生活条件下的分解产物,结果显示,在上述条件下,原来检测出致癌芳香胺含量达到2000-5000mg/kg的阳性样品基本无检出,即使部分面料仍有4-氨基偶氮苯检出,含量也低于0.50mg/kg。考虑到日常使用中纺织品还需要经常洗涤,因此本文建议我国对禁用偶氮染料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至少可以考虑与欧盟的要求一致,由20mg/kg放宽至30mg/kg。另外,本文还用氯苯回流萃取法对聚酯纤维中游离可分解芳香胺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部分纺织品阳性样品中4-氨基偶氮苯含量较高,因此本文认为GB/T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将聚酯纤维的预处理方式作为“资料性附录”不妥,应该按2006版GB/T17592做法,将其作为“规范性附件”。
其他文献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贝加摩组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一方面,这首作品尽管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带有大量传统笔法,但缤纷华丽的和声、灵动多变的节奏、朦胧复杂的旋律,无一不
为了能够准确地采集和传输微震监测数据,实时监控煤矿井下冲击地压情况,设计了一套基于STM32F407的微震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前端采集控制模块FPGA采集煤矿井下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国国情,获得关于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层含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形
本文选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乌拉草为研究对象,经过连续的碱抽提出碱木质素、半纤维素、酶酸解木质素,结合湿法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手段,系统表征了乌拉
怀山全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其理化特性对怀山产品的品质及加工产品配方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怀山全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了怀山全粉对面条
研究目的:以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量表为测量工具,开展广州市青年会计从业人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和促进青年会计从业人员与健康相关
<正>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或collaborative learning)又称协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教育家Slavin R.E,Johnson D.W.,N.Davidson等提出的,在70年代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市场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TRIZ理论作为国际公认的重要创新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解决战略性新兴产
目的本研究的总目的是在陕西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RTI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生殖道感染患病及相关行为特征在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Ⅱ、Ⅲ期根治术后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预后因素,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