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来“寒林钟馗”图像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馗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民俗和文化符号的一个形象,在钟馗画的发展过程中其图式和内涵不断地得到拓宽和丰富,这其中也包括“寒林钟馗”。“寒林钟馗”这一图像的发展经历了宋元明清四朝的时间。据笔者所见的资料,最早做此图的人应该是五代的董源。其后有元朝的王蒙、陈琳、明朝的文徵明、文嘉、钱谷和李士达,清朝的费丹旭等人。董源和王蒙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也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本文的研究从元代的陈琳开始研究。探讨元以来寒林钟馗的图像分类,寒林钟馗的渊源,以及与其它钟馗图的比较“寒林钟馗”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钟馗图与寒林钟馗图的一个说明,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钟馗图的种类和元以来“寒林钟馗”图像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对“寒林钟馗”图像分类的一个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从全景式的背景到截景式的背景,即文徵明等人的全景式的背景和李士达的截景式的背景。第二,笏板的有无,陈琳等人的有笏板的当值官员形象和文嘉等人的无笏板的非官员形象。第三,随从的有无。分别是费丹旭的有随从的形象和陈琳等人的无随从的形象。第四,题跋的多少。分别是文嘉的题诗和陈琳等人的简单的自题。第三部分寒林钟馗的渊源,寒林钟馗图式的沿袭和寒林背景与钟馗结合的原因。第四部分寒林钟馗与其它钟馗图的比较。通过与不同背景和不同器物的钟馗作品的比较,来说明“寒林钟馗”的特别之处。最后得出结论“寒林钟馗”作为一个独特而又特定的图式,与其他钟馗图式有很强的区别,强调了“寒林钟馗”的独特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二十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认为艺术总是历史语境中的艺术,艺术包含一种“理论氛围”。①本文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毛焰的研究就是从艺术作品的历史语境和理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中国民族(歌剧)与其它声乐作品当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与表现,尤其是巾帼女英雄的角色数不胜数,与西方歌剧中以男性角色为主的格局与形式迥然不同。作品中,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