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气象对中国区域氮沉降影响及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氮沉降问题作为全球酸沉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量的氮沉降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会威胁到人类健康。人为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由风和湍流主导的大气传输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区域大气氮沉降通量水平和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排放、气象对区域大气氮沉降的影响以及氮传输过程对我国进一步针对性地制定大气氮沉降控制措施和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中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气质量模式WRF-EMEP(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Europea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rogramme)对2015年的大气氮沉降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人为排放源变化和气象条件变化对区域大气氮沉降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三大区域的大气氮传输过程。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氮排放-沉降收支关系上看,三大区域始终作为氧化态氮的排放输出区且排放/沉降(E/D)率在年变化上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区域间的E/D比表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作为源区的作用最强。还原态氮的E/D比无明显的年际变化规律,三大区域始终作为排放源区且作用相当。(2)大气氮沉降对排放源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还原态氮沉降通量变化与氨氮排放变化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而氧化态氮沉降通量与氮氧化物排放量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干、湿沉降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总氮沉降水平变化的贡献相当,珠三角地区氧化态氮沉降的相对变化则由湿沉降主导,而对于还原态氮沉降来说,干、湿沉降并重。(3)大气氮沉降对气象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局地气象因素改变对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氮沉降影响较小,而对于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来说,降水是影响大气氮沉降水平的主要气象因素。(4)对2015年10月份本地氮排放对域内域外沉降贡献的研究发现,三大区域的域内氮排放有约70%沉降到地面(30%发生域内沉降,40%发生域外沉降)。进一步针对不同部门排放源的重点源识别发现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氧化态氮沉降的重点源为工业和交通排放,珠三角地区则为交通排放;还原态氮沉降的重点源为农业排放,占比在90%以上。(5)基于新建立的“标准差椭圆中心传输法”对2015年10月三大区域大气氮排放-沉降传输过程的量化研究发现:从传输方向上,京津冀地区的本地人为氮排放向东南方向传输,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则向西南方向输送;传输距离上,不同区域的氮沉降传输距离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传输作用对于京津冀地区影响更大,不同物种间氧化态氮的传输距离是还原态氮的1.6~2.5倍,表明氧化态氮存在更强的大气传输能力。因此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我国日益增长的氮沉降问题,对于我国核心城市群地区的大气氮沉降治理应加强对本地氧化态氮排放的控制。
其他文献
现如今,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视觉信息的获取需求,同时具有显示场景平面信息和深度信息的3D显示技术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3D显示内容的生成也成为3D显示技术实现商业化的重要一环。由于3D图像所需信息量大,并且对图像准确率要求严格,传统3D图像采集方式由于受到相机参数、拍摄环境所带来的误差影响,需要进行必要的图像处理,导致图像渲染周期增加,从而难以实现实时渲染。基于深度信息的编码算法借助于
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支持科技企业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抢占国际市场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题。基于这样的战略,我国出台了大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2009年,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词。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件),提出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新
近年来,随着东盟各国不断加深合作,东盟国家旅游业异军突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入境旅游,这使得东盟国家的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但是东盟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东盟各国之间旅游业发展不均衡。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基础、交通条件、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可能是其重要原因。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东盟10个国家的入境旅游人次、人均旅游花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电气化能够有效降低尾气排放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中需要电能存储系统完全或部分替代传统内燃机提供的推进动力。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工作温度范围宽、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充放电电流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对锂离子电池而言,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电池容量是评价电池电性能和控制车辆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广泛。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现状做了调查。笔者先梳理了国内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文献,采用课堂观察法,观察J市x小学数学课堂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24节课例,再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并记录。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有关国内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数字阅读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美好阅读体验、积极阅读效果的同时,也在阅读集中力、身心健康、精神面貌、文化心理等方面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的形成跟“不健康数字阅读内容”“不合理数字阅读内容生产”“不良的读者数字阅读素养”“不力的数字阅读活动监管”等消极因素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消减这些消极因素,数字阅读消极影响就能得到较好的消解。本文着重揭示数字阅读内容生
硫酰氟(SO2F2)用作熏蒸剂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直到近些年才作为有机合成试剂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硫酰氟参与的有机合成为主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SO2F2与醇反应可以生成烷基氟硫酸酯,烷基氟硫酸酯可以作为烷基化试剂进一步参加反应。我们设计了硫酰氟与甲醇参与反应,实现1,3-二羰基化合物的甲基化。以苯甲酰乙酸乙酯为底物进行条件优化,在最优条件下,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干燥的氢氧化钠为碱,室温下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的不断延伸,低轨卫星网络以其广泛的覆盖面积、相对较低的传播时延、灵活的组网方式与越来越低的卫星发射及使用成本,逐渐从传统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演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的新的主要承载,同时也成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性管理技术是低轨卫星网络的基础与支撑性技术,其保证了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会话的连续性。在保证功能性外,当前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移
当下,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广泛应用,室外定位领域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室内定位领域,由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信号弱,无法将相应的室外定位技术应用于室内。当前室内定位主要通过Wi-Fi、蓝牙等信息提供室内定位技术。近年来,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高大,也越来越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用于室内定位相关的Wi-Fi、蓝牙等基础设备很大程度会被破坏,因此就无法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控制成为装配式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某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为研究对象,对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研究,并建立了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在线共享云平台。本文根据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相关技术标准,以外墙板作为典型综合样件,结合产品先期质量策划(APQP)技术,设计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控制计划;制定了其检验计划,并设置了生产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