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生态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因此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建筑和环境关系的激烈讨论。全球范围内都在寻求一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建筑业发展模式,绿色建筑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筑业高能耗现状难改,因此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已经从“浅绿”迈向了“深绿”,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仍然不够乐观,对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分析也很少。然而影响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其前期投资过多。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他们担心此项巨大的增量投资会成为泡影,难以获得应有的高额收益,同时也在为消费者愿不愿意为此“买单”担忧。以下将主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分析,综合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投资的经济回收能力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习的项目,分析其投资收益能力。论文开篇介绍了对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紧接着介绍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国内相关学者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当前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06年国家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次,按照绿色建筑的概念,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系统分析其主体多样性,阶段多样性和计算复杂性的特点展开。第三,通过建构完善的经济评价体系,利用工程财务评价指标进行投资回收能力的研究。再次分别从绿色建筑的建筑四节和环保上计算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增加和效益所得。文中重点对节能和节水的成本效益分析作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最后,结合本人所实习的二星级绿色建筑实例,按照上文所构建的经济性评价模型,计算出项目的增量投资净现值,增量动态投资回收期,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这三个指标,对绿色项目的经济性做进一步的分析。根据项目年现金流量数据,找出影响项目回收能力的因素,对其做具体的敏感性分析,确定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从而提供给开发商、政府及各相关方降低成本,推动绿色建筑更好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