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613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是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的公民、劳动者、领导者应该具备的21世纪技能。当今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独立解决难题已不是发展趋势,将问题协作解决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是与时代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学生树立协作问题解决的意识。本研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情景认知理论的指导,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协作的影响、项目学习的特点、问题解决的过程、协作问题解决的技能构成,设计了初中项目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并将该活动设计应用到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改善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教育实验法、教育测量法等。第一,阅读文献并梳理,根据其他专家对项目学习和协作问题解决做出的定义,结合本研究,做出自己的定义,并分析协作问题解决活动对项目学习的要求;第二,根据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依据进行项目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方案;第三,采用单因素非对等组前后测准实验模式,在济南市某中学的七年级选择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将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应用到实验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将传统的项目学习应用在对照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实验结束后,统计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数据、期末考试成绩和项目作品得分,通过分析,检验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能否提高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成绩。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项目学习中协作问题解决活动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丰富了培养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弥补了与项目学习结合研究的欠缺;丰富了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使教学活动进展更加顺利,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成绩和项目作品的质量;师生对于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意识增强,给培养学生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阿赫(Akh)是古埃及信仰体系的核心概念,在墓葬文献、图像等各种资料中频繁出现。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有学者将它翻译为“灵魂”,但阿赫比灵魂的内涵更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死者完成转化后的一种状态,可以用“有法力的”“被祝福的”“荣耀的”等来描述;第二个层面是指跨越阈限的能力,比如人与神之间、生与死之间的阈限,强调这些不同境界之间的连接和依附关系。通过考证新王国时期墓葬文献、
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应该加强儿童绘本的应用,通过儿童绘本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正>我国原发性肝癌约80%-9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有了肝硬化的患者。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肝癌的发生呢?1.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腹部B超,以及AFP、Ca199、异常凝血酶原等肿瘤指标。有肝硬化的患者,尤其是有肝硬化结节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增强核磁共振或增强C
期刊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世界范围内男性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第8位的恶性肿瘤,根据GLOBOCAN估计,2018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 276106例,占所有肿瘤的7.1%,2018年全球死亡病例数约为358 989例,占所有肿瘤的3.8%。目前我国前列腺癌诊断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旧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中的前列腺穿刺指征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该指征与欧洲
<正>记者问:请您谈谈接诊中的肝癌患者特点?丁向春教授:原发性肝癌(HCC)发病隐匿,我国HCC病例多数确诊即为中晚期,预后差。改善不可切除晚期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是提高我国HCC患者5年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病毒性肝炎是我国HCC病因的最大背景,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占据原发性HCC病因的主要部分,相关性达90%以上,这与欧美的酒精性肝病背景和日本的丙型肝炎背景不同。我国HCC高发年龄,男性在3
期刊
<正> 笔者用六神丸填塞龋洞,治疗龋齿疼痛120余例.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且经济、方便、简单、易用。用法:取六神丸5粒,包于少许脱脂棉中(棉愈少疗效愈好),填塞龋洞之中,多于1
期刊
慢乙肝患者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病情反复、进展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因此而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临床报告尚不多见。通过多学科会诊确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及时纠正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治疗因不规范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的慢乙肝相关肝癌。
会议
<正> 陈××,男,13岁。1981年5月4日入院。下肢反复出现紫癜40余天,上肢出现紫癜10天。患者于1981年3月16日接触漆树枝,5天后,左下肢出现紫癜。7天后,右下肢亦见紫癜,且双下肢肿胀疼痛。住当地县医院治疗一月无效,转来我院门诊。初用扑尔敏、氢化考的松等药紫癜消失,但停药即复发。近十天来双上肢亦出现紫癜,口渴喜饮,小便黄,大便正常,于5月4日收住院。体检:四肢及臀部见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