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穿刺指征及风险量表、模版穿刺、靶向穿刺提高前列腺癌诊断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世界范围内男性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第8位的恶性肿瘤,根据GLOBOCAN估计,2018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 276106例,占所有肿瘤的7.1%,2018年全球死亡病例数约为358 989例,占所有肿瘤的3.8%。目前我国前列腺癌诊断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旧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中的前列腺穿刺指征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该指征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指南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缺乏多中心研究结果支持。2.我国还没有经过大规模验证的前列腺癌风险预测工具;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可改善前列腺癌预测效果,但是我国既往的相关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证据等级还不够高。3.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尚缺乏公认的针位布置方法;4.当前经会阴MRI-超声融合靶向穿刺方法的存在学习曲线长的问题,无法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有效简便的提高靶向穿刺的准确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5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中国前列腺癌联盟成员单位前列腺穿刺指征探索方法:共3983名在中国前列腺癌联盟22家单位进行穿刺的PSA4-10ng/ml患者纳入本研究。我们将患者分为“旧版指南中应该穿刺患者”和“旧版指南中不应穿刺患者”,对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对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检出率。采用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PSS),v.17.0(SPSS Inc.,Chicago,IL,USA)和Med Calc v.10.4.7.0(Med Calc Software bvba,Mariakerke,Belgium)进行,所有的P值都是双侧的,P<0.05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结果:有26.2%的患者不符合旧版指南中推荐的穿刺指征。患者总体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5.4%,其中“旧版指南中不应穿刺患者”中有18.1%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其中39.6%的前列腺癌是高级别的。单纯PSAD不符合旧版指南穿刺标准的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9.5%;单纯%f PSA不符合旧版指南穿刺标准的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6.3%。。结论:我们谨慎推荐PSA>4ng/ml的患者均应将前列腺穿刺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但我们认为PSA是一个连续的预测指标,PSA越高前列腺癌的风险越高,没有一个确定值可以用于区分是否应该行穿刺,前列腺癌风险预测量表可以辅助临床决策。第二部分:中国前列腺癌风险量表的构建及国内多中心验证方法:中国前列腺癌联盟2家单位的924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建模队列,来自3家中国前列腺癌联盟的911名患者作为验证队列。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建立包含年龄、PSA、游离PSA和前列腺体积、DRE结果的预测模型——“中国前列腺癌联盟风险量表(CPCC-RC)”。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来评估预测模型对前列腺癌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临床效能。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显著性标准同第一部分。结果:这一量表预测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AUC达到0.801,预测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AUC达到了0.826,显著优于欧洲的ERSPC-RC和美国的PCPT-R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量表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个指标,优于ERSPC-RC和PCPT-RC。结论:CPCC-RC是一个经过多中心样本外部验证的风险量表,其预测准确率较高,可辅助中国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诊断。第三部分:中国前列腺癌联盟风险量表的国际多中心验证方法:在欧洲临床和筛查人群中验证CPCC-RC;在我国多中心样本中对比CPCC-RC和亚洲版ERSPC-RC。我们采用的三个队列分别为:(1)ERSPC欧洲筛查队列3616例;(2)来自德国柏林、德国明斯特、法国巴黎和法国雷恩的4家医院的欧洲临床队列617例;(3)来自中国5家医院的临床队列2508例。采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估不同量表的效果。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显著性标准同第一部分。结果:CPCC-RC在欧洲筛查人群中的预测前列腺癌和高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AUC为0.77(95%CI:0.75-0.79)和0.86(95%CI:0.83-0.88)。CPCC-RC在欧洲临床人群中的诊断效能AUC为0.65(95%CI:0.61-0.70)和0.73(95%CI:0.69-0.77)。CPCC-RC在中国人群中的诊断效能AUC优于亚洲版ERSPC-RC(0.77 vs.0.74,P<0.001)。校正曲线、决策曲线的结果符合上述结果。结论:CPCC-RC适用于欧洲筛查人群,但不适用于欧洲临床人群,亚洲版ERSPC-RC虽然效果不及CPCC-RC,但也可用于中国临床人群。第四部分:经会阴常规穿刺和模板穿刺的对比研究方法:我们前瞻性的留取纳入623名PSA<20ng/ml的患者,其中217例患者接受20针经会阴模板前列腺穿刺,406例接受12针常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主要的研究终点是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分析,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显著性标准同第一部分。结果:经会阴模板穿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5.48%,常规经会阴穿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3.74%(P=0.663)。临床显著前列腺癌在经会阴模板穿刺的检出率为29.03%,而在常规经会阴穿刺为23.89%(P=0.162)。其中模板穿刺对前列腺内不同区域的评估更全面,经会阴模板穿刺Gleason评分与根治术Gleason评分更吻合。结论:20针经会阴模板穿刺与12针常规经会阴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高级别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20针经会阴模板穿刺对前列腺内不同区域的评估更全面,20针经会阴模板穿刺与根治术病理评分更吻合。第五部分:经会阴途径三维矩阵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经会阴途径三维矩阵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在我院96名患者中应用该技术,分析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分析,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显著性标准同第一部分。结果:总体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70.8%(68/96),其中系统穿刺的阳性率为54.2%(52/96),靶向穿刺的阳性率为59.4%(57/96),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60)。如果考虑在系统穿刺为基础的情况下增加靶向穿刺,可有效的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P=0.025)。结论:经会阴途径三维矩阵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前列腺穿刺可以实现磁共振可疑位点的精准靶向穿刺,该技术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其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水平教师,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新时代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实效以及教师自身的素养,促进幼儿园教育的科学发展。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投资活动,投资在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因素也在增多。从缺乏高素质的企业投资管理人才、企业投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度探讨了企业投资管理时应注意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企业投资管理人才、做好对企业投资管理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投资决策制度以及加强企业投资的风险管理等具体措施,
期刊
为了挖掘河姆渡文化中丰富的图形纹饰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传承其审美形式和造型法则,使之应用于现代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图形的象征意义和来源将河姆渡图形分为图腾象征、生活装饰和抽象几何三大类别。对图形元素的基本形态、组合形式、形式法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研究将其应用于设计之策略。在现代设计中,可以采用直接应用、形意提取、解构重组等设计手法,对古老的图形元素进行传承和创新。
基于数字技术、新社交媒介和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驱动,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在重塑新消费关系和消费行为的背景下,成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其趋势呈现出从主流化到个性化、从高科技化到体验化、从大众化到定制化、从国际化到在地化的渐变特征,也显示出拓展和优化精神文化消费是大势所趋。文章旨在探讨在新消费的背景下,亟待关注与践行的文创设计观念转向。
阿赫(Akh)是古埃及信仰体系的核心概念,在墓葬文献、图像等各种资料中频繁出现。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有学者将它翻译为“灵魂”,但阿赫比灵魂的内涵更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死者完成转化后的一种状态,可以用“有法力的”“被祝福的”“荣耀的”等来描述;第二个层面是指跨越阈限的能力,比如人与神之间、生与死之间的阈限,强调这些不同境界之间的连接和依附关系。通过考证新王国时期墓葬文献、
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应该加强儿童绘本的应用,通过儿童绘本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正>我国原发性肝癌约80%-9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有了肝硬化的患者。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肝癌的发生呢?1.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腹部B超,以及AFP、Ca199、异常凝血酶原等肿瘤指标。有肝硬化的患者,尤其是有肝硬化结节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增强核磁共振或增强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