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作品中的一根线条,通贯古今,连接中外。线条作为绘画艺术的“基因”,愈来愈受到世界绘画大师的青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通性也在线条上有所体现。在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中,线条在画面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原始绘画还是现代绘画,线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绘画元素。中国书画是线条的艺术,中国画一直采用以线造型的方法,中国古代画论中人物画的“十八描”、南齐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等都是有关线条理论的高度概括。中国画的毛笔正由于其软而最富变化,表现力极强,勾、皴、染、点等法如今在西画中也有所体现。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和时空感等,构成了重要的艺术美,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线条具有一种独立于对象之外的审美价值,是主体审美感情的抽象表现。在形式要素中,线条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运用于画面。线是艺术家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并赋予情感和生命的艺术符号。对线条的魅力,贝尔说:“仅从一条线的质量,就可以断定该作品是否出于一位好画家之手。”在自然界中有各种不同的线条,艺术家将自然的线条转化为艺术的线条。自然界中的线条美以曲线美为主,相对于直线来说,曲线有更大的灵活性。英国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指出,波状线多变而又多样和富有魅力,凡是物体轮廓线由波状线构成的都显得很美。从格式塔心理学和艺术视知觉的角度来讲,一幅画线条的组织可以从完形简化去考虑,克里克说:“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一幅画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绘画中的线要进行概括、提炼,把对象中具有审美意味的、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抽取出来。西方的符号论把线条作为表象性符号,提出线条作为符号是一个有机整体,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她认为表现情感的是表现形式的符号,而不是推论形式的符号。艺术形式与人的生命形式具有同构性,具有整体性、运动性和节奏性。艺术品作为符号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优美之处和最大的生命力在于表现运动。抽象表现主义,以康定斯基的“热”抽象和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为代表,探究点、线、面、图、形、色等绘画要素的组合、变化与表现,既表现了精神的飞跃,也将绘画的表现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康定斯基强调画家的个性表现,承认艺术的魅力并非让大众欣赏动,真正的艺术只能引起少数专业人员的愉悦。中国古代画论中谢赫“六法”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气韵生动”也对线条情感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中国文人画“缘情尚意”的特性,是艺术成为艺术的原因。艺术需要形式,艺术的形式是艺术家用来传达审美情感的。画家可以通过形式更加自由地表现,可以不受写实技法、透视原理的束缚去创造。线条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可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产生“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本身。艺术作品有了趣味,才会让人产生兴致。线条的形式和线条的情感也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譬如画面由倾斜的线条构成,则表现出激烈运动的不稳定感觉。形式意味的表现要和作品的内容结合起来。黑格尔认为,形式与内容是成对规定的,形式不能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对绘画线条的艺术表现主要是从情感表达和形式趣味去把握,画家通过对物象的认真观察后产生发自内心的独特感受,把审美情感和形式趣味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有个性的线条。在创作中把这种情感化、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运用于其作品中,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符号,使之成为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样的作品才更有趣味而耐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透过阿伦特所描述的政治图景,揭示这种政治图景背后的文化底蕴——公民文化。可以说,她的共和主义政治图景是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公民文化基础上的。阿伦特是一位重视
2010年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学研究、儒学研究、中
以某污水处理池工程为例,根据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双排桩支护模型,并对双排桩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分析验算,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方式在该基坑工程中合理可行,满足
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这一过程逐渐由自发到自觉,伴随着曲折与前进、迷茫与探索、试错与进步,并与中国
<正>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石油行业的三大公司之一。20多年的发展,使它从一家单一的海上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成长为以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为主,同时
“了”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突出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很多留学生对“了”的用法都感到很头疼。怎样把“了”字的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有效进行结合,以便
《庄子·天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意义久被学者们所认识,但诸如:《庄子.天下》对道术体性的真正期望何在?其在论列旧法世传之史、邹鲁六经及百家之学时,其背后的学术内涵
作为在20世纪中国政治宣传画的发展嬗变轨迹中具有分水岭标志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具有自己艺术特征和风貌。这种艺术特征表现在主题和题材的转变、画面形
目的观察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1组(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组)和治疗2组(非镇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