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本的语用文体学研究——评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有其自身的语篇分析模式。传统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忽视戏剧这一体裁,且生搬诗歌和小说文体学中的方法。近20年来,借助于语用学学科的迅速发展,戏剧文本的文体研究正摆脱传统文体学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本文将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模式运用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对文本中的语言尤其是对话进行语用文体分析,旨在揭示戏剧人物隐秘的思想和行为动机,揭示戏剧是如何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冲突,从而增强文体效果的。 论文第一章对语用学理论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与总结,指出了语用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些因素;并分析了戏剧语言的特点,指出语用学分析模式适合于戏剧文本的研究。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将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模式中的一些理论用于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体分析。分析一方面验证了语用学理论对戏剧文本的可适用性,另一方面旨在推动戏剧文本的文体研究。 第二章将语用学中的一些理论如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现象、预设以及语用模糊等运用于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分析。 第三章运用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对剧本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探讨了指示语以及语言变体在戏剧文本中的运用。 第四章介绍了戏剧文本的两个层面(doubled discourse structure),指出这一特点贯穿于戏剧文本以及文本分析的过程中。 本文在结束语中提出了论文研究中的局限性及有待提高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对福克斯新闻频道在伊拉克战争报导中表现的媒体偏见进行了分析。福克斯新闻频道于1996年创建以与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进行竞争。该频道迅速取得成功,于2003年4月重创CN
本论文是属于朝汉语言对比研究。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描写与解释想结合的方法,基于大量的朝汉对译语料,研究在现代朝鲜语中由状语词尾构成的“V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