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米级别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高、形貌和粒径可控等独特优点,因而备受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在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本文首先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径比的棒状手性介孔二氧化硅,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使用介孔二氧化硅作为模板,开发出一种棒状空心介孔二氧化硅制备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使用非手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合成了长径比可调控的手性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并对不同合成条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最终产品形貌的因素,为合成满足应用需要的产品指明了方向。通过在线红外、TEM等检测手段的使用,对手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测,提出了手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形成机理。第二部分,开发了一种改进的自模板法,首先使用表面活性剂合成不同形状的介孔二氧化硅,在外部包覆一层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实心硅,然后在实心硅外层载包覆一层保护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最后进行选择性刻蚀,制备出空心硅纳米囊。通过调节过程参数以及原料配比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短棒,长棒,蚕豆状等)的产品。得到的产品具有密度小、存储空间大、易修饰等优点,在催化、缓释、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上研究内容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