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生态系统在区域气候变化及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碳储量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准确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对于估算不同草地类型中的植被和土壤碳储存能力、判定碳汇、合理开发草地资源以及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与观测,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的6种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银穗草草原、林缘杂类草草甸、河谷草甸和蒙古冰草草原)典型分布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层、植被地下部分、土壤和总碳储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6种草地类型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层、植被地下部分和总生物量分别在179.29~383.24、69.39~424.35、3131.85-4403.61和3676.09-4863.62g/m2之间。植被地下部分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自上而下显著下降。2.保护区6种草地类型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层、植被地下部分和土壤碳含量分别为:38.39%-42.50%、17.33%-28.31%、27.28%~34.84%和1.43%~6.20%。3.6种草地类型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层、植被地下部分、土壤和总的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别为73.89~147.44、11.88~106.11、907.62~1446.74、7588.24~22648.03和8685.47-24265.02g/m2。植被地下部分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均随土层增加而减少,主要在表层聚集。在碳储量分配中,土壤碳储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7.37%~95.12%。总碳储量与各部分碳储量均相关,尤其与土壤碳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